第150章关键点(1 / 2)

都市老中医 杏林郎中 1104 字 2022-08-25

“关老,谭老,我,我在此谢谢你们!”李昊眼眶湿润了,冲二人深深的鞠了一躬,不过这次却不是伤心,而是兴奋。

以往都是自己和苏强在努力着,但做的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但现在不同了,现在有了关崇勋等人的鼎力支持,这心愿好像也不是那么遥远。

谭波虽然今年62岁了,可脾气却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掏出手机依次给马奉鸣、包有奎和张铎打了电话,叫他们来“信德堂”碰头。

马奉鸣三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放下手头上的事情,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在听了谭波的话以后,在听了李昊诊治胡友军的过程后,三个老头同样以吃惊的表情看着李昊,特别是张铎,眼睛瞪的牛蛋大,他是知道余伯礼的,并且当初还是跟余伯礼共事过。

说起余伯礼,张铎脸上露出一丝遗憾,喟然叹道:“伯礼兄的医术,哪怕是在七年前,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里面,都是顶尖的存在。只可惜,天妒英才!”说到这里,望着李昊继续说:“真没想到李老弟竟然是余兄的弟子,别的不说,就冲这点,我一定全力帮助你。”

李昊站起身再次道谢,马奉鸣和包有奎更是举双手赞成。

至此之时,五人对于李昊,是真心实意的认可了。而且他们也意识到,如果不按照余伯礼提出的三个心愿,那中医根本不需要别人来诋毁,终将走向灭亡。

就像中医博士罗大伦说过的一段话: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因为中医的术语让人听着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疏肝和胃、心肾不交等等。

所以中医很难学习!而且没有超过十年以上的苦学,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现在几乎很难找到好的中医医生了,你到中医院看病,很多中医也都是给你开一堆检查单,然后开好多西药。所以这些医生的疗效很差,这导致很多被他们“信手”治疗过的患者很愤怒,提出了“取缔中医”的呼喊。

但是,喊取缔中医的人别着急,因为中医业内有人说:建|国以后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中,没怎么出中医大师,现在的中医大家,大多是建|国前留下来的。

而这些人的年龄很大,至少在八、九十岁吧,你总不能指望人家再坚持个几十年吧,所以,别急,别急,中医的确不需要大家呼喊“取缔”,它自己会不断退化,当剩下的都是看化验单开西药的中医后,它会自行消灭的,就像一支蜡烛,当蜡烛的芯没有了以后,蜡烛自己就会灭掉的,无烦他人来吹。

其实,像关崇勋五人,都是几十年前那批跟师学徒以后开诊所治病的。那个时候没有医师证的限制,只要有人找你看病,你能看病,就给资格。不像现在管理的这么严,当然这跟很多胡乱来的医生有关。

所以他们的体会是最深的。虽然他们不一定能顺利的通过现在的医师资格考试,但临床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像他们那批人,跟师学习,是非常严格的,没有悟性,没有医德的,师傅都不会收。另外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所以在治病上面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并且尽心尽力。

医生,最终的结果是直接面对病人。现在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医生,而不是有着合法医师证却只能照本宣科的医生。

几人在一起议论纷纷,有说给卫生部写信的;有说去见最高领导人的;也有说直接联名上书的。

但这些好像都不太适合,而且师出无名。

一旁的苏荃英和秦雪娇插不上话,但听到专家小组的谈话,也是心中激动。

楚云飞给众人续水,突然眼睛一亮,道:“我明白这个关键点了。要想让李老弟师傅的心愿完成,管理中医的人,必须是心系中医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为中医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