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存在即合理(2 / 2)

都市老中医 杏林郎中 1096 字 2022-08-25

在中医中,气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

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但一般概念均以气作阳气,强调机能方面。

故在病机上,气亢指机能过盛的火热之证;气虚即为机能衰退、阴寒弥漫之证;气的障碍则为气郁、气逆或变生闭厥瘀滞诸证。

此外,气的概念还引申于各个方面,如致病物质的邪气、湿气、疠气等;病机或病证的厥气、肝气、水气等;药物性质的寒热温凉四气和针灸效应的得气等。

我们形容一个人健康有活力,通常都用气色好来表达。但是要明白,这里的气,并不是我们常呼吸的空气。这种气是一种无形之物,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而且,黄帝内经中的藏象系统跟西方的解剖系统是存在矛盾的。现在西方解剖学的系统是以五脏六腑为主,但藏象系统却是以经络气血为主,以五行主五脏,五脏六腑只是外表。这就是之前李昊认为的现在许多打着中西医结合的都是幌子,都是骗人的。

中西医理念不一样,怎么可能结合?

我们可以对中医提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的的确确可以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甚至,在中医救治病人的历史,要远远久于西医。

就拿针灸来说,一根细长的银针,刺破人的表皮进入穴位,片刻后就能让人神清气爽,甚至治愈疾病的功效。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但是它们确实在发生着作用,否则也不能传承几千年。

有效即存在,存在即合理。

这便是中医!

为什么人在熬夜、饮食不规律后,人就会免疫力下降?这不单纯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脏腑功能下降。最重要的是气血出了问题。我们每天都在消耗气血,但往往都是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所以,人想像古人那样,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度百岁乃去,太难了!

这篇文章的最后,提到黄帝内经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以前,几乎没有任何的中医学的记载,黄帝内经就像是横空出世一般。在短短百年间就从无到有!让中医学从空白到成熟。

但这也是让人最不解的一点,因为医学理论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这种突兀的出现,并在短时间确立体系的情况是不符合逻辑的,这情况就好像一位神明降临到人间,传授人们中医学后又飘然而去。

黄帝内经更奇特的一点,便是形成过后再也没有人可以动摇她的理论框架。历史上诸多探索者,不论多聪明多努力,都无法走出她划定的圈子。时至今日,现代科学依旧处于探索摸索的阶段,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经络学上,最后只得出经络学是真实存在的结论。

但经络究竟是什么?现代医学仍然无法给世人一个满意的答案。

想到这里,李昊合上书籍,苦笑一声:“中医基础理论都还没闹明白呢。经络这么复杂的东西,岂能有满意的答案?”

这时收拾好厨房的沈燕走了出来,冲李昊问:“什么满意的答案?”

李昊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听的沈燕舌挢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