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泥,赵光远其实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
他不相信,仅仅是用石灰石、铁矿石一起磨成的细粉再加以煅烧,最后再与一定量的石膏混合而成的粉末可以把青砖粘合起来。
当然,他也只是怀疑,而不是直接否定。
因为这个时代砖墙建造的主要粘合材料依然还是石灰石,只不过其中并不会加入铁矿石,亦不会煅烧,更不会加入石膏作为缓凝剂和增强剂。
不过,当郝仁将水泥与沙子以1合加水搅拌成粘稠状时,赵光远却有点相信了,这种灰浆,似乎与传统的石灰膏所制的灰浆性质差不多。
但……这还不够。
正所谓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轮窑还没有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前,现在说什么都是空的。
于是,赵光远就带着这样的怀疑与期待并存的态度开始了建造轮窑。
五天时间,在近五十多号人的努力之下,他的梦想终于达成——大运,乃至世界,第一座晾晒型轮窑建成了。
看着眼前这座长百米,宽三十米,一次性烧砖在两万块以上的砖窑,赵光远双目不由的流下两股浊泪。
多年的梦想终于达成,毕生的理想得以实现。
同时,最重要的是,水泥这种新型灰浆,接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证明了其在建筑这一行业的宝贵价值,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
可以预见,经此一“战”后,水泥必将会代替传统的意义上的灰浆,在大运王朝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满鲜花。
“爹,这水泥也太厉害了吧,用此灰浆,5天时间就能建成这么大的砖窑,跟做梦似的。”
“谁说不是呢,如果用以前的石灰膏建造,光是熬制足量的石灰膏就能把人给累死,更别说盖砖窑了,别说5天,哪怕是一个月也不一定盖好啊。”
“郝当家的确实厉害,竟能发明出这么好用的材料,几个时辰就可凝固,根本不用等待,只要人力跟得上,就能一直的盖下去,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呵呵,光是郝当家的厉害吗?我看不然。”
突然,有一个工友否定道,接着所有人都对他怒目相视起来。
“哎,你们想什么呢,我的意思是不光郝当家的厉害,黑风寨其余的兄弟也十分厉害,他们力大无比不说,脑子还特别的好使,从未见过砖窑的他们,竟然也可以和老大他们一起讨论技术上的问题,实在厉害啊。”
“没错,很多时候我都会误以为他们才是烧砖匠呢。”
“嘁,什么烧砖匠,我觉的称他们为大学士更为恰当,只要你不会的,他们都能给出合理的答案。”
……
听着身边工友们的讨论,赵光远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朝不远处的郝仁看了看,赵光远心里又开始琢磨起水泥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