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用什么留在北京(1 / 2)

百味 荔枝气泡水 579 字 2022-08-23

有时候也会怀疑,胆怯内敛的我,为什么怀揣着一颗不肯熄灭的心,坚持来到北京。

可能,是因为那些翻滚在灵魂深处的热浪,在每一个安逸平稳的夜晚,悄无声息地袭上脑海,气鼓鼓地撺掇着我:“走吧、走吧!”

于是也便义无反顾地走了。大包小包的行李箱,见证了一个换乘地铁时化身“大力士”的我。奇怪吧!拧矿泉水时总要嗔怒地抱怨打不开,可这时,就有了负重前行的勇气。因为我知道,这是留在北京的必经之路。每一个决心北漂的人,都曾这样,带着一颗热烈的心和几包不重不轻的行李,满怀热忱地,看过这儿的天。

盼着,那行过路短路长后,甘来的尽头。

因为亲人的照拂,终于能在一路风尘后,得到短暂的休憩。蓦然想到,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幸运。良师益友、兄弟姐妹、他乡故知……这些关系纽带,加快了我们脚下的风,编织成未来蓝图的捕梦网,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更轻盈。

我欣慰于中国人骨子里的重情,让漂泊异乡的人们,生出惺惺相惜的包容与慰藉,让偶然的笨拙,跌进善意的瞳孔,流入无声的人海。

嘲笑声变少了。另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在努力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对他人的苛责与关注,就会降到低点。

我背着做旧的帆布包,穿行于人潮汹涌的地铁,大家的步子都匆匆的,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走着一段烂熟于心的路径,连时间都精准得一般无二。

大部分人住得离公司不近。于是,早上八点钟,地铁站里便热闹起来。那些和我相似着却又不同着的追梦人,晨出晚归,日复一日,不知疲惫。

从一腔热忱到成了习惯。北京这座城,让太多人学会习惯,学会,将日子写成代码,不可变动了,便随着身体里的格式化,继续运转。

有的人离开了。回到故乡。丟下了紧凑的日子,投入到悠然的闲散。留下来的人还是心有不甘。或许在某天深夜看某部影片时,蓦然拾起,一颗不肯认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