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君得体地微笑,为王宛说道:“从没听说过无妨,从今日起你记得就好了。”
那人咂咂嘴,不再说话。
这时忽然有人低呼一声:“庾女郎来了!”
庾女郎何许人也?
王慨的死对头庾荟之女,庾贵妃的侄女,燕翊的表妹,庾如烟。
庾如烟在京城里也是颇负盛名的人物,世人称赞她为“庾氏独秀,不输王谢”。
世人称赞窈君的美貌,赞赏谢眉的才华,赞许庾如烟的典范。
什么典范?
那就是作为高门贵女,一举一动,一颦一蹙,举手投足之间的规矩与礼仪。世家夫人最喜欢庾如烟这种端庄平正的大家闺秀。
窈君指尖微凉,垂眸掩去眼底的情绪。
前世,庾如烟心系窈君的夫君东海王燕序,为此曾抛下世家夫人称赞的典范,一心苦苦追求燕序,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燕序拒绝了她。
再后来,就是圣人赐婚,窈君嫁给燕序随他回了封地,同庾如烟再无相见之日。直至后来圣人驾崩,燕序暴毙,改朝换代,她被燕翊押回京城,而后庾如烟一杯加了料的茶将她送上了燕翊的床。
……说恨,其实也不能全怪她;说不恨,窈君也没那么大度。
庾如烟踩着四平八稳的步子缓缓走过来,仿佛每一步已经丈量过一般,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就连她头上戴着的金步摇也不见丝毫晃动。
窈君暗自称奇。
在她心下思索之间,庾如烟已经来到众人跟前,一丝不苟地行了个问安礼:“见过众位姐妹。”
众人与她嘘寒问暖地寒暄着,窈君轻轻一笑,算是打个招呼:“庾女郎。”
庾如烟礼貌颔首:“王女郎。”
有人心直口快道:“方才远远瞧着庾女郎,明艳不可方物,我以为要艳压群芳呢。没想到这走近一看,竟然比不过王家女郎!”
此话一出,庾如烟和窈君皆变了脸色。
庾如烟穿着一件品红色的裙子,虽衬得她明艳动人,但即使她生得花容月貌,站在窈君面前却是相形见绌,仿佛不过是个稍有姿色的丫鬟罢了。
这话,在心里说说可以,可是说出口,就不妥了。
尴尬的气氛萦绕在被指名的两人之间。
倒是有个机敏的解围道:“瞎说什么呢!不会说话就不要乱说。依我看呐,两位都是大美人,你们说对不对?”
“对!”
众人异口同声道。
窈君和庾如烟相视一笑,算是缓解尴尬。
众人成群,寻了桌子坐好。
不多时,南康长公主终于带着一大堆人姗姗来迟,落座最高的席位。她是主,自然坐主位。
“幸得诸位赏脸,能赴我这个小小赏荷宴,还请诸位不必拘束,尽兴就好。”南康长公主笑着拍拍手,婢女们陆续端着菜盘子而上,“这些膳食乃当下时蔬制成,望诸位喜欢。”
众人纷纷称谢,依言食用。
南康长公主笑道:“听闻诸位女郎皆是才艺双全的妙人,何不妨展露一手,让我开开眼界?”
此话一出,众女心知肚明,长公主这是要为她的儿子桓世子桓烈择世子妃了。
在座不只世家嫡女,也有庶女。如今飞上枝头变凤凰就在眼前,众人皆蠢蠢欲动。
虽桓世子比不上天家贵胄,但他日世子继承汝南王之位,那也是个郡王。是以众女踊跃上前,大显身手。
窈君看得眼花缭乱,百无聊赖。所谓才艺,离不开琴棋书画与歌舞,再者,世家女郎们花红柳绿的服饰大同小异,她只觉得众女半斤八两,分不出个高低来。
南康长公主许是也这般想,这厢又一个人表演完后,她便含笑看向庾如烟,扬声道:“早就听闻庾家大女郎舞艺一绝,不知我今日可有幸一见?”
庾如烟规矩地起身回道:“一绝倒是称不上,不过是个堪堪能拿出手的才艺罢了。既然长公主垂怜,小女便献丑了。”
南康长公主微微颔首,只是庾如烟并没有动身,而是看向窈君道:“小女亦听闻王家女郎琴艺无双,不知王家女郎可否愿意为小女伴奏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