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9年,大隋朝彻底衰败,将门世家的郭威起义,经过20年战争统一全国。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元平,史称“后梁”。
之后,大梁延续了两百年之久,才覆灭。
之后,成吉思汗趁着大梁内乱,夺取了政权,建立大元朝。
而元朝也并未延续太久,元末,齐太祖自广州起义,先后攻城拔塞,无人能及。
建立大齐,延续三百年之久。
后又因土地兼并,农民起义,魏太祖陈源带着贾源、贾演两兄弟和其他武将。
穷尽半生精力,覆灭大齐,建立大魏,至今已有百年之久。
而贾源因功受封为荣国公,贾演因功受封为宁国公,带给了贾家百年富贵。
这样的历史大变化,也使得原本历史上应出现的诗人、词人都未出现。
没有李白!没有杜甫!
没有王昌龄!没有李商隐!
没有王维!没有杜牧!
没有苏轼!没有辛弃疾!
……
第二天一大早,贾珺就起了床。而在旁边小塌上睡着的麝月一听见动静后,就赶忙起了床。打来水服侍贾珺洗漱。
吃过早饭后,贾珺打算先读武举需要的书籍。武举不仅要考外场的个人武艺,还要考内场的八股文、策论。
对大多数武生而言,内场的八股文、策论比外场的个人武艺更难应付,不少武艺出众的武生都败在了八股文、策论上。
大魏开国以来几次变更武举制度,如今八股文出自四书,策论出自《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
贾珺感觉大魏的考试制度有些怪异,他本以为考武举就能不学四书、八股文,没想到还是得考。好在难度不大,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武生没有太抱怨的原因。
不过自己手里现在只有四书,并没有武举相关军事书籍。这样一想,自己还需要专门去买这些书。
于是贾珺喊来了晴雯,想要询问家中还有多少钱财。前身懒得操心这些世俗事情,就让晴雯管理钱财,用时再去找晴雯要。
晴雯听到贾珺的呼喊后,急忙赶来过来。
贾珺问道:“晴雯,不知家中还有多少银两。”听到贾珺的话语后,晴雯难免有些愣神。二爷竟然开始关心钱财的事情了!
晴雯凝起水露莹眸道:“二爷,家里现在还有两百两银子。”
贾珺点了点头,两百两银子已经很多了,这时候平常百姓二十两银子就能很好的过一年,在这个年头,买一个丫鬟也不过花十两银子。
但是贾珺要是选择习武的话,两百两银子其实不太够用。看来这几天得想办法去挣钱了。
回过神来,贾珺喊了门外的侍立的一个小厮。
听到贾珺的呼喊后,一个名叫来顺的小厮跑了过来。
来顺见到贾珺后,躬身笑道:“二爷,喊小的可有什么事情安排。”
贾珺看着眼前身材高大,看起来颇有力气的来顺,想起了他的来历。
来顺是家生子,但是父母双亡,只留下他一人。如今也长到了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贾珺搬到荣国府后,就一直待在贾珺身边,办事可靠,并且忠心。
贾珺笑道:“来顺,你备好车,我们到街上去。”
来顺听到后,急忙下去准备马车。
过了一会,贾珺看备好车后,和麝月、晴雯说了一声后。就乘坐马车从西角门出了荣国府。
金色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干净整洁的神京城路面上。上午的神京城人烟阜盛,百姓往来在街道之上,商贩沿街叫卖,至于两旁的商铺也早已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