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姒在系统学习空间里面学习时,炸了不少次厨房,炒菜必糊必油四溅,而且还有几次锅烧了。
系统不信邪让姜姒学习好多种做法,蒸炒煮炸煎烤焖溜爆熏炖,最后发现只有炖容错率最高,没有毒,也不会出太大的厨房事故。
系统点头出师后,姜姒开始了她的做饭生涯。因为是炖,所以需要不少柴火,姜姒每天都会少捡些柴火,日积月累也有不少柴火。
崽崽最开始是很捧场的,但是总吃一种做法会吃吐的,不过崽崽还没先吐,姜姒吐了,她已经厌烦了这些,她好想吃垃圾食品。
于是,姜姒又鼓起勇气进入系统学习空间,为省积分,姜姒学习凉拌菜。
第一道是拍黄瓜,不知道拍了多少黄瓜,姜姒总算是学会了不那么难吃的拍黄瓜,练习了十道凉菜后,姜姒才筋疲力尽出来。
系统学习空间是标有菜谱以及用量,但是就算是用天平秤得一模一样,姜姒做出来的还是那么难吃,系统都比姜姒做的好。
有时候,系统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宿主做饭那么难吃,难道说宿主是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吗?
算了,有时候人需要认命,系统暗戳戳想。
——
姜姒快速热了粥,吃了小菜,将瓦罐里的粥煨着,小菜还用碗盖好,便被起院里的大背篓,趁着天凉赶去割猪草。
这时天也就明了不少,有不少人都已经起床,他们脖子上挂着白毛巾,朝田里赶去,夏天水稻吃水厉害。
这些天旱得很,水稻还没有进入分蘖期,还不能放水,大家也就趁着天凉的时候赶紧给稻田补充水,可千万别蔫了,大伙都靠着这些吃饭了。
等到七月份水稻成熟后,就要双抢,双抢是最累的,下茬种得是玉米,玉米吃水不厉害耐旱。
这地方七八月份天气热,还不怎么下雨,种玉米最合适了,据说这种水稻玉米种植又叫做什么水稻-玉米轮作,对土地好,还可以增肥。
别说,那法子确实有用,他们第一茬水稻比往年每亩多了好几十公斤,要知道村子一共有一百多亩地,整年水稻下来也是只有34万斤。
数字听起来很大,但是水稻他们要上交六成税收,最后剩下来也就136万斤,除下育种以及储备资源,只有12万斤粮食。
这些是要分给三十来户人家,一共是二百多人,每人一天一斤粮食,二百多人一年就要七万斤粮食,想吃米饭并不容易。
所以多出来几十公斤整体算起来就多了06万斤粮食,每个人还可以多分出十多斤水稻,一大家就有上百斤水稻,属实不错了,有时候可以改善一些伙食。
除了水稻,他们还种了几十亩的红薯,红薯是个好东西,叶子可以吃,块根也可以吃,产量还可以,不少人机家里的自留地就种了红薯。
没办法产量低,要是靠队里工分换粮,一家子百分百是吃不饱的,大家只能想方设法种点能吃饱的粮食。
姜姒因为是刚落户还没有成年,没有划分的自留地,她与崽崽只能在院子种东西,索性院子里有块空地还挺大,姜姒丈量一下大约是三十来平,占院子的五分之一。
所以,之前大锅饭在这里就有院子大的原因。
院子经过姜姒的规划,种了些葱姜蒜香菜还韭菜,这些每种占一平,姜姒种得比较密集。
其他的就是崽崽自己种的菜,有黄瓜番茄小青菜还有茄子辣椒,到插棍子固定时候,大部分是崽崽独立完成的。
——
姜姒与认识的大娘大婶都打了招呼,这时候大家的精神面貌是真的好,虽然生活很累,但是眼里有光有希望。
夜晚的凉意也没有散去,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朝阳的照射下微微发亮,姜姒背着背篓拿着队里的镰刀赶向溪边。
溪边下游已经有不少嫂子们在洗衣服,她们用得是皂角洗衣,那是因为村里有一棵三百多岁的被人们尊为神树的皂角树,
虽然不让封建迷信,但是大家对这棵树也很敬畏,没人会去折断它的枝叶,等到10月份皂角树落皂角后,大家才去捡这些皂角。
姜姒去年也捡了不少,她也洗过衣服,只能水去污能力很一般。不过,皂角不伤手,有时候姜姒也用皂角洗头发。
这时候拿什么出格的东西,很容易被发现的,姜姒深知闷声发大财的道理。
姜姒刚一来,眼尖的嫂子立马看到了,她大声喊:“小四儿,这么早啊?”
“芳嫂子,你们也挺早的,我早点割,待会中午就热了!”姜姒也回应道。
嫂子们回应姜姒,努力干!姜姒大声回应好,就开始努力干活了。
至于姜姒为什么有好人缘,那就是给每家都送了几个鸡蛋,孩子多的送两个,少的送一个,这可花了姜姒不少钱。
不过花钱也还有好处的,姜姒姐弟在村里的人缘莫名好了起来,这大概就是吃人手短拿人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