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我是不会同意收养丫头片子的!你们夫妻在想些什么?不想着为陈家添后,净想这些个养别人野孩子的事?!为娘迟早要被你们气死!&ot;王氏坐在厅内边说边捶桌。
“母亲,儿子就想着收养一女,凑成一个好字,待百年后儿孙绕膝…”陈秀才支持自己妻子的想法,在母亲面前想办法找些理由。
“什么凑成一个好字!自从你!田氏!我们陈家娶了你,你就生了文轩这一个孩子,七年过去了,你还没下过一个蛋!”王氏心中门清,收养女孩定是自己儿媳的主意,可是收养的有什么用,自己能生为什么不生?要收养的还是个女孩!女孩是能下田耕地还是能考取官名?都不能!养大就嫁走!有什么要领养的意义!
田氏把头低下了,不敢说话,毕竟她的婆婆是地主之女,家境殷实,嫁人又生了五个男丁,勤俭持家有道,又手段厉害,现在她的孩子里有两个在外地为县官,一个为商,另外一个入赘不久便成了新地主,自己的丈夫是家中最受宠的小儿子,现在是秀才,没有官名,也没有太多的财富,在家里也是没有多大话语权的,丈夫不能忤逆不孝,自己更是不能越矩。
王氏冷眼看着面前跪倒的两人,一个是自己最宠的儿子,一个是只生育了一个孩子的儿媳,心中的计谋随即来了:“你们领养也行,但是我打算再为毅丰再谋一门婚事,也就是纳一门妾室”
说罢,她起身牵起儿媳的手语气平和地说:“你是妻,外面来的始终是妾,到时候妾生子,你便领到跟前养就是,到时候妾室任你打骂处置都可。”
陈秀才坐不住了,抬头便怼了起来,“不行的母亲,我真的不想娶妾,孩子我们再生便是了,你何必这么焦急!”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除了你!那家不是都有两三个儿子,你呢!就一个!三年前要不是我们陈家命好,文轩还活着,你现在连一个儿子都没有,陈家在你这支就绝后了!我看你以后也不需要考取官位了!就是考了之后也无人能为你续后!到时候你老了就求着你那些哥哥们吧!让他们的儿子给你下葬守灵!”
在古代,确实重男轻女,因为家境贫寒的家庭可以通过多生男孩增加劳动力,进而可长久获利,而女子只能通过嫁娶这一途径短期内为家庭增添收入,对家境贫寒的家庭来说生男子比生女子划算得多。对于家境殷实的家庭,男子可以成为考取官名实现阶级跨越的垫脚石,而女子只能嫁出联姻,对家族有所帮助也是没有多大定数,只能说能帮,但是能办多少就不知道了,所以会有重男轻女这一现象出现。
关于王氏想让田氏生多子嗣的原因,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不好,孩子一旦生病可能就意味着死亡,如果家中只有独苗,那么这个家庭其实是不稳的,独苗一死,这个家就无后,再殷实的家庭在男主人死后就会被亲族分解,到时候所有的妻女与仆从都会收入别人囊中,或者流浪成为乞儿,这不是体面人家愿意看到的局面。
这下夫妻两个人只能够低下脑袋任王氏说骂,等王氏教育完毕后离开,田氏实在是跪不住了,整个人直接往后倒了下去,她的心里也苦,自从怀了二胎小产后,自己怎么也怀不上,婆婆这几年的脸色也是不停的给,娘家的人也是不停地写书信问孕事,可是吃了那么多偏方,求了那么久的佛,实在是…
陈秀才看到妻子倒了下去,连忙起身搀扶说道:“没事的,母亲也就这阵生气,过阵就好了,别气上心头,咋们以后会有其他孩子的,别急!越急越要不到孩子的!”说罢把田氏抱到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让她缓口气。
“要不还是听母亲的,纳一房妾,别到时候母亲不高兴,跑到你哥哥们面前说你不是,到时候你没了帮衬…”田氏眼泪止不往下掉,嘴里还是要说一些体谅的话,没办法,她是妻,但是不能再为陈家多添子嗣她无话可说。
“没事的,你能为我生下一子,我便知足了,其他咋们不强求,就算咋们就只有文轩这个一个孩子,咋们就安心地把他拉扯大,让他平安长大,好好教育他,不求他当大官,只要明事理,能帮助一方百姓就行,别哭了,再哭变成大花猫,不好看嘞!”陈秀才不停地安慰自己的妻子,尝试把她哄开心。
田氏的眼泪确实被哄停了,但是心情依旧低落,陈秀才慢慢扶她进屋,让她好好再想会罢了。
陈秀才内心也很是郁闷,他爹是地主,兄弟也是有能力的,自己有家底,现在怎么说也是秀才了,在乡里城里都享有声望,可是如今自己收养个小孩都这么费劲,还得纳妾,突然一股无力感涌入陈秀才心头,只能踢了地上的石头宣泄下情绪。
当初,自己母亲借着从小疼爱他的事便留在他家住,对他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家里有了母亲添钱生活,生活质量上一个层次,鸡鸭鱼肉这些在农民家里一年只能吃几顿的荤腥,现在家里天天能吃上。坏在家里的事,母亲多多少少都要掺一脚,搞得现在家里不是很安宁,现在如果让母亲走,其他兄弟又会怎么看自己,而且现在让母亲离开确实是不孝的行为。
陈秀才陷入天人交战中,心里直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