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炖出来的大鹅热气腾腾,香气溢满了整个院子,黄澄澄的玉米饼软韧可口,配着嫩滑的鹅肉、软绵的土豆与十分开胃的酸菜,几乎让人停不下来筷子。
孟婆婆吃的东西少,一会儿就停了筷子,笑眯眯地看着江晓和向琴吃。她其实是远嫁来y城的东北人,所以做得一手地道东北菜,又因为在y城住得久了,对y城地方菜也了如指掌。
她老伴走得早,子女都在大城市工作,虽然每个月都给她打钱和送东西,但到底是聚少散多,一个人很寂寞。节目组找到她的时候,她其实是非常开心的。
不仅是因为有其他人可以尝到她做的饭,也因为有带着活气的年轻人过来,可以跟她说说外面的新鲜事。
江晓吃到第五个玉米饼的时候,觉得自己吃得差不多了。出于职业习惯,她平常吃饭吃个六七分就算是饱腹,今天已经放纵自己快吃到九分饱了。
孟婆婆注意到她的提筷子速度慢了下来,关切问:“吃饱了?不够的吧,你们这么大的小姑娘都是很能吃的呀,而且你看看你瘦的,再吃一个吧?”
她笑眯眯地递过来一个新的玉米饼子,江晓的筷子顿了顿,轻轻抿了下唇。
向琴忽而抬手,要将那个饼接过来:“阿婆,她饭量小,我帮她吃了吧。
只是她的手还没碰到那个玉米饼,就被江晓一巴掌拍了下手心。
“谁跟你说我不吃了?”江晓瞥了她一眼,“这是阿婆给我的,你想吃自己拿。”
她道了声谢,便接过玉米饼又开始吃了起来,孟婆婆一时笑得合不拢嘴。
向琴哑然片刻,也无声地笑了笑,目光掠过自己残留着温热的手心。
最后这顿饭以江晓吃了整整七个玉米饼子为结尾。饭后,她跟向琴一起帮忙洗完了碗和锅,又陪着孟婆婆聊了几个小时的家常,直到夜色渐深,从婆婆家告辞之后,江晓依旧觉得撑得厉害。
回到小院后,江晓在玉兰树下站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冲着院外走去:“不行,我得去跑跑步。”
向琴:“我去隔壁喊大黄(就是那只小狗)。”
江晓:“??你没疯吧??”
大半夜的喊什么狗,这人是觉得狗都不用睡觉的吗?
向琴点头:“那就咱们俩跑。”
片刻后,江晓在夜风里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什么。
她转头看向身旁的人:“不是,我跑步,你跟着干什么?”
向琴竖起外套的衣领:“消食啊,跟你一样。”
江晓瞪她:“那各跑各的不行吗?”
向琴义正言辞:“不行,我怕黑。”
江晓:“……”
你怕黑关我毛球事啊!
话虽如此,江晓还是没把这句话说出来,而是冷哼一声继续往前跑,变相默认了身边多了只人形狗子的存在。
小村里的夜晚很安静,没有路灯,只有依稀几户人家的门口有光亮。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夜晚,头顶那一轮皎月才如此熠熠生辉,冷白的月色仿佛透明的纱,在每一处地方都留下浅浅的蓝意,像是落入了一个没有水的湖中。
这里的环境也很好,江晓习惯了城市里寥寥几颗星星的夜空,此时头顶是蔓延开来的银河,让她总是想抬头看几眼。
“满船清梦压星河。”江晓忍不住感慨。
向琴在旁边提醒:“你这样跑,容易掉进坑里。”
江晓:“……”
江晓凉凉地看着她:“你是浪漫过敏吗。”
她往前加快了脚步,正好前面有个下行的小坡,江晓想着跟后面的狗东西拉开距离,便将步伐迈得大了些。
谁知她刚跑到坡的下方,突然一脚踩在了石头上。
江晓:“!!!”
她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往旁边的玉米田里倒了过去,电光火石间,江晓感受到一只手抓住了自己的手腕。
她立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攥紧了对方的手,猛地一拽。
天旋地转。
一声闷响后,江晓的鼻尖磕在了向琴的锁骨上,差点给她疼得眼泪都窜出来。而向琴垫在她下方,后背抵在玉米地上,倒吸一口凉气:“恩将仇报啊。”
江晓这才反应过来,她刚刚子一爪把本来想拉住她的向琴拽了下去,而且还误打误撞地换了个位置,让向琴成了给她垫背的。
她有点心虚地想站起来,谁知向琴忽按住了她的腰:“等会儿。”
江晓:“干什么?”
向琴将另一只手枕在了脑后,懒洋洋道:“既然都躺下了,那就看会儿星星。”
江晓:“我这个角度只能看见地地。”
向琴:“噫—,叠词词,恶心心。”
江晓:“。。。。。。”
拳头硬了。
向琴低低笑了笑,松手将她放开。江晓爬起来时又狠狠瞪了她一眼,接着转了圈身体,躺在了向琴旁边,也把手枕在了脑后。
玉米丛随风摇曳,星河璀璨,光影流转。
————
回到小院后,江晓终于想起来拿出手机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