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谓我何求(1 / 2)

天下第一香。

胤禛看着风卷残云般的倾城,心中涌起了无限欣喜。

这个女孩尽管不够端庄,不够文雅,可是却有着这个时代的女性所没有的胆大心细与不拘小节。有的时候,他甚至觉得她就是上天派给他的精灵。

包厢外传来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客官,要听小曲儿吗?”

胤禛看向倾城,她摇了摇头,说实话,她实在是无福消受这种咿咿呀呀的曲子。

“不用了,老人家,您请便吧。”胤禛客气的拒绝着。

“这位爷,我家孙女唱的可好了,您听听,赏口饭钱吧!”老者乞求着。

胤禛起身,准备给他几个赏钱打发他离开。

打开房门,一个老者,怀里抱着琵琶,旁边是一个年芳二八的姑娘。

胤禛掏出一锭银子塞到他手里,“老人家,这锭银子您拿着……”

他话还未说完,老人一反手扣住了他的手腕,左手势如疾风,一柄短剑朝着他的颈项挥去。

突遭袭击,胤禛也不含糊,身子迅速后倾,避过一剑。同时,左手握住老人的手腕,一个用力,“咔嚓”一声,老人的手臂脱臼,垂在身侧,动弹不得。

“爷爷!”女孩哭叫着,从琵琶里抽出一柄软剑,挥剑向胤禛刺去。

倾城含着一嘴的食物,惊慌失措的寻找着可以御敌的物件,慌乱之中,随手抓起一个盘子向着女孩扔去。

眼见盘子就要砸到女孩头上,女孩的剑就要刺进胤禛的胸腔时,一个男人接住了盘子,同时扯住了女孩的臂膀。

倾城松了一口气,悄悄咽下满嘴的食物。

女孩回头,看到来人后,神态显得无比恭敬,“总舵主……”

“你们在干什么?”淮安沉声问道。

“总舵主,今天杀了这厮,给三当家和死去的兄弟报仇!”老者近乎咬牙切齿的说。

“胡闹!”淮安呵斥,“以后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擅自行动!你们先回去吧。”

女孩扶起老人,两人不情不愿的走了。

胤禛也是惊魂未定,他冲着倾城喊道:“你看看,我不杀他,他却想杀我!”

“贝勒爷,我要说这是一场误会,你信吗?”

胤禛冷哼不语。

“如果我想杀你,我会选择单打独斗,而不是采用偷袭的手段。”

“好了好了!”倾城站在两人中间,“我说你们就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就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

“不能!”两人异口同声的打断了她的话。

倾城继续和稀泥,“你们一个雄才伟略,一个义薄云天,就不能英雄惜英雄,联手……”

“不能!”两人再次异口同声的打断了她的话。

“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非要闹得两败俱伤,才能化解心中的仇恨吗?”

面对两人的冥顽不灵,倾城痛心疾首。她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两个神一样的男子为了政见拔刀相向。

“只要他不再与朝廷作对,我可以放下一切恩怨,与之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

“只要朝廷能顺应民意,关心百姓疾苦,我也可以摒弃前嫌,与贝勒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大清入关一甲子,君不见边境安稳,百姓和乐;君不见歌舞升平,枕稳衾温。如果没有顺应民意,百姓又怎能安居乐业?”

“可是各地灾患不断,饿殍遍地。赈灾银两一层一层克扣,到了百姓手中所剩无几,难道朝廷就这样听之任之?既然朝廷无力应对,那总要有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好一个替天行道!总舵主是想要重蹈水泊梁山的覆辙吗?”

“只要能为民请命,重蹈覆辙又如何?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成忠义之事留忠义之名!”

“何为忠?何为义?违抗朝廷是为不忠,不顾兄弟之情是为不义,敢问总舵主哪里来的勇气和我谈论‘忠义’二字?”

“忠于自己的初心,义于天下苍生,是为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