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窃听风云(2 / 2)

看到信息后,倾城心急如焚,恨不得快马加鞭赶到他们身边。但是,心急归心急,就算要走,也该去和大哥当面道别,总不能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走了吧?

五人开始返程,经过一片集市的时候,那热闹喧哗的场面,让两个姑娘不禁心向往之。于是,不顾他人劝阻,跳下马车,欢蹦乱跳地朝着闹市冲去。

街道两旁的墙壁上倒是贴了几张通缉令,悬赏缉拿要犯“江上一枝花”。可是细看画像,却是一言难尽,用雨霁的话就是,这画工纵然“炉火纯青”,却偏偏描绘不出她的倾城之韵。

起初淮安不同意她出门,就是因为满城尽是通缉令。可是现在倾城大摇大摆地走在街面上,又有谁能看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江上一枝花”?

京城可真热闹啊!天子脚下就是一切繁华的代名词。在这里看不到饥寒困苦,世态炎凉,有的只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雨霁看到胭脂水粉就爱不释手,而倾城则被一对耳坠吸引了目光。蓝色琉璃晶莹剔透,仿佛吸取了日月精华,闪着耀眼的光芒。

倾城忍不住想要触摸一下,刚伸出手,耳坠就被一双强而有力的大手拿起,同时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老板,这对耳坠我要了。”

倾城闻声回望,只见一个身形修长,长着一副俊郎面孔的男子站在她身后,身边还跟着一个十三四岁古灵精怪的男孩。

如果说陈淮安的俊朗是温柔中透着刚毅,那么他的俊朗就是冷酷中透着寒意。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寒气逼人?而且一个冷得这么不近人情的冰炉居然会给女人买礼物?

男子似乎感受到了来自于倾城的不满气息,便问:“你也喜欢?”

倾城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奈何囊中羞涩,喜欢与不喜欢又有什么区别?

男子凝视着她,蹙紧眉头,有些犹疑地问:“姑娘,我们是不是曾经见过?”

倾城哑然失笑,这种搭讪方式也未免太过老套了。清朝的男子就不能有一点创意吗?

可是男子很执着于自己的看法,他转过头问身边的男孩,“你觉得呢?”

男孩搔搔头皮,把脑袋摇地像拨浪鼓一般,“四哥,我不记得。”

男子没有再纠结下去,把耳坠往倾城手里一放,说:“今日相见也算是一种缘分,送给你了!”

倾城握着耳坠一时呆怔着,想起无功不受禄这句话,才急忙喊道:“哎,我不能……”话还未喊完,那两个人就消失在川流不息的人海里。

雨霁走了过来,狐疑地望着那两人离开的方向,问:“你认识他们?”

“不认识。”

“不认识干嘛搭理他们?”

“没什么,就是他觉得我很面熟,像是在哪里见过。”倾城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雨霁的提问,一边悄悄把耳坠藏到了腰带里。她倒不是有意想瞒着雨霁,只是还没有想好该作何解释。

雨霁突然一拍脑门,大喊一声,“我知道了!”

倾城吓得一个哆嗦,拍着胸口嗔怪道:“知道什么了?一惊一乍的。”

雨霁神神秘秘地凑到倾城耳边说:“通缉令,他们一定是看到了通缉令,才会觉得与你似曾相识。”

倾城恍然大悟。两人异口同声地喊着:“快跑!”然后不顾什么优雅,什么形象,连滚带爬一溜烟儿地跑了。

冰炉男子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我真的好像在哪里见过她。”

男孩扯了扯他的衣袖,指着一面墙说:“四哥,你看这通缉令上的画像是不是和她有点像?”

男子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是有点像。”但随即又摇摇头,“不是这个画像,我肯定在别的地方见过她。”

男孩一脸坏笑,揶揄地说:“四哥见过的女人那多了去了,江南江北的,谁知道是哪个呀!”

男子举起拳头,唬道:“老十三,想讨打吗?”

男孩举手作投降状,“是喜欢四哥的女人那多了去了,江南江北的,谁知道是哪个呀?”说完,做了个鬼脸,撒腿就跑。

被称作“四哥”的男子撸起袖子就追,一边追一边喊:“老十三,小心你的屁股要开花了!”两人你追我赶,乱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