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应收尽收(1 / 2)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36 字 2023-02-05

insins

飞速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皇爷的意思是,官员们的俸禄太低了,武将就吃兵血,文官就苦百姓,结果苦百姓则百姓反、喝兵血则军队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平寇,是故3十年来内忧外患,甚至大明也险险覆亡,所以,文武百官的俸禄是1定要加的。”

韩赞周退休后,从司礼监随堂太监兼御马监提督太监,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神宫监掌印的李国翰代表司礼监,向参与此次财政会议的众人说明了朱由崧的设想----是的,这次会议,朱由崧本人没有参加,或许在朱由崧看来,这样更方便众人畅所欲言。

“但怎么加?皇爷的意思不是直接加在正俸,而是开列两个项目,1个是在职官员的养廉银、1个是致仕官员的养老银!”

朱元璋在洪武2十5年确立了此后2百多年来大明官员的年俸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正1品官员的月俸为8十7石,从1品官员的月俸为7十4石、正2品官员的月俸为6十1石、从2品官员的月俸为4十8石、正3品官员的月俸为3十5石,从3品官员的月俸为2十6石,正4品官员的月俸为2十4石,从4品官员的月俸为2十1石,正5品官员为每月十6石,从5品为每月十4石,正6品每月十石,从6品每月8石,正7品每月7石5斗、从7品每月7石,正8品每月6石5斗、从8品每月6石、正9品每月5石5斗、9品每月5石。

但这个俸禄明显太低了,连保证官员的日常体面都做不到,更不要说支付迎来送往的开销了,所以,洪熙朝以后,大明皇帝没有太祖太宗那么强势了,下面的文武百官们就开始变着法子的贪污受贿,到了后来,原本的潜规则甚至变成了官场通行的明规则,就算是有志于改变这1陋习的张居正都自身不能免俗,可想而知朝廷的----大明有没有清廉如水的官员,有,还不少呢,但将其放到大明历史及整个朝堂来看,却是少之又少,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所以,朱由崧希望通过实施养廉银和养老银制度来做1些改变。

当然,朱由崧实施养廉银和养老银制度,也未必能阻止贪腐现象横行,但养廉银和养老银制度却是进行税改的1个重要因头,也是减少文武百官抵触的1个重要法宝,并且还可以籍此抵消取消优免制度造成的冲击。

“养廉银的数额具体多少,应该由度支部计算后给出预案,而致仕官员的养老银,应该以正俸的1半来做基准,在职期间有过记功褒赏的要在基准上增加,有过记过处分的,要在基准上往下减,因为特别原因辞官的,可以给予3分之1以下之正俸,相关标准也由度支部来定;另外,在任官员的正俸1律半米半银钱,其余折色1律取消,养廉银和养老银,也是给予银钱,至于大明宝钞,陛下的意思,是彻底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