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他们两个互相看了一眼“明阳,你说我们留下来行吗?”
“王爷爷也不会让的。你们回去陪着奶奶吧。你们陪着你们的娘,我在家里等着我娘。”
罗玉兰上来正好听到这句话,心疼侄子突然间就长大了。
王同林找到了王铁山。
“王同志。玉成和小野上车了?”
“是啊,已经送他们上车了。王村长,我过来是告诉你明天是玉兰的回门宴,我们还是一样的办。
家里还有腌肉,明天送过去,还是做豆腐送过来。”
王铁山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怎么还回门宴,大家吃着也不好意思。
不过人家要办酒办,就当大家伙为两个孩子祈福了。
王同林也没有在这里多待。家里人的心情都不好,还是回家去才安心。
家里都在各自忙碌着,这样看着没有什么特殊的。
他陪着罗玉兰弄肉。
“这是要干什么?”
“熏肉,我娘你们带回去一些,正好有车,还方便。”
两人干活还是挺快的,看着她用大锅炒糖,然后放上篦子,放上肉。
“你娘看到了一定心疼。”
“这个味道不一样,回家能放更长时间。”
王同林看着这个丫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心里感慨,其实最伤心的就是应该是这个丫头。
于美英就是再没有精神,也是要起来做饭。就他们几口人,感觉怎么也不对。
而且明阳这孩子蔫蔫的,让大人们更加的心疼。
火车上的王新野也是睁着眼睛看着车顶。
不舍,伤心都有。
罗玉成两口子也是这样。这是公共场合,两口子也不能搂在一起。
唐小雨就是在一边流眼泪,心里想的都是儿子。
丈夫不在身边她惦记,为了丈夫离开了儿子,现在她后悔了。
可是后悔又能怎么样?还是会跟着丈夫一起,孩子在家里没有生命危险,可是丈夫在外面就不一样。
以前的每个晚上她都在想,那个时候自己为什么就没有强烈的要求跟着一起过去?说实在的就是现在后悔,让自己再来一次还是会跟着一起过来。
中午吃饭,唐小雨恢复了一些,拿出烙饼和肉照顾他们两个。
王新野都不想起来,是罗玉成拽起了他。
平时吃三张烙饼都不太饱的人,这次只是吃了半张。
另外的两个人也是这样。
谁也没有安慰谁。都知道说什么也不管用。
罗玉兰醒来以后,感觉轻松一些。她要帮着收拾给娘他们带回去的粮食。
他们那里的人多。吃的也就多。
已经有五袋面了,玉米面也要准备。
“玉兰,不用带这么多的粮食。你王叔和东升每个月的票据都不少,我们娘五个也能在街道领粮票。”
“娘,还是多带点,这样吃着心里踏实,也没有必要省着。”
听到外面的动静,原来是唐家三口子过来了。
自行车上还搭着两个袋子。
“嫂子,小雨他们走了吧?”
“大晚上的,你们干啥来?”于美英拉着小翠的手。
“我这心里实在是太难受。”小翠哽咽的说。
她本来不想说这些的。可是真的是太难受了。
“别难受了,都已经走了,咱们就盼着他们都没事。”
“嫂子,时间也不早了,我也是怕你们走了。这是给你们带回去的小米和红薯面。”
“不用,我们都有粮票,可以去买。”
“买的哪有家里的吃着实惠?嫂子你也别客气,天不早了,我们要回去了。”
“让春生赶车回去,明天回门,你们还都过来。”
小翠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什么。“行,明天我们都来。玉成他们三个一定会没事的。”
罗玉兰笑了笑“婶子,我知道,你也不用太担心了。”
王同林陪着唐来福父子两个在外面。也是说着他们离开的事情。
送走了唐家三口所有人都去休息。罗玉兰躺屋里炕上,闭着眼睛就是睡不着。明明都头疼了,还是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