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欣慰的摸了摸儿子的头发。看書溂
扭头,看向屈突通等人,目光之中充满了揶揄之色。
军中的老帅们,看起来五大三粗的,实际上,一个比一个精。
他们看的出来,书院招考舞弊案背后,更深层次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书院学子的前途,与弘文馆旧属的前途,两者之间的碰撞。
对于书院,他们有着充足的信心。
或者说,他们对柳白有着充足的信心。
弘文馆旧属,无非就是些腐儒罢了。
早年间他们就不是柳白的对手。
现在会是吗?
答案根本就不用想。
这已经不是开卷考试的问题,也不是给参考答案的问题,而是答案早就写好,直接把名字填上,就齐活了的问题!
书院是柳白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光银子就花了不知多少。
以柳白那不捡银子就算丢的性格,肯撒手不管?
见了鬼了!
“一会儿好好表现,有胆敢造次的,爹替你揍他!”
尉迟宝林憨厚一笑。
屈突通等老帅,齐齐翻了个白眼。
重伤才痊愈没多久的张公瑾,还保留着年轻人的直率和火气。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罕见的是,尉迟敬德竟然丝毫不生气!
他呵呵一笑,道:“老子知道你们嫉妒,若老子的儿子是猪,你们连耗子都比不上!”
嗡——
这时候,宫中的晨钟响起。
丹凤门大开!
两队金吾卫大踏步的走出,逐一核验在场之人的身份。
文武百官和老帅们,自然是不用搭理他们。
主要还是弘文馆的人和书院的人。
这一下子涌进宫中的,没有三千也有两千八百多人,但凡出半个危险分子,都有可能酿成可怕的后果。
谁都不想,让李承诫的事情,再发生一次。
宣政殿!
这座新修的殿宇,还留存着几分生漆的问道。
每一次来到这里,李纲总禁不住皱眉。kΑnshu5là
阿嚏!
狠狠的打了几个喷嚏。
刚一打完,就有几个出身弘文馆的小娃娃,把手绢递了上来。
自从弘文馆被废处之后,不知有多少原本可以进入朝堂的年轻人,被迫待业在家。
他们或是有着一副傲骨,不肯向扯淡的朝廷政策低头,更看不起新建起来的书院。
或者是,想要考书院,却根本考不进去。
对于他们,李纲是愧疚的。
递手绢的行为,显得有失风骨,但李纲还是会给他们一个笑脸。
很快,文武大臣分列两侧。
李承乾坐在龙椅之下的座位上,一身太子冠冕,庄重肃穆。
桌子一角,盛放玉玺的盒子,被打开。
代表着,他监国太子的身份和职权。
当他看到,数不清的人出现在外边的时候,小小的吃了一惊。
原本,他以为能来个百八十号学生,就已经很难得了。
没想到,竟然来了这么多人!
李纲作为当朝三公之一,站在文官列的前排。
等文武百官全都站好之后,他立刻走了出来。
“启奏监国太子,今日学子众多,老臣请奏太子,移驾殿外!毕竟书院招考舞弊案,事关天下学子之前程!”
李承乾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那就依李师傅之言”
当了监国太子,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可唯独两个人,依旧能管得住他。
自然是两位,硕果仅存的当朝三公。
李纲的话,他不得不听,尤其是,在高士廉迟迟不出现的当下
小太监们忙将乱七八糟的东西,往宣政殿外倒腾。
外边的学子们,自行向后退去。
摆好桌子零碎,文武百官也纷纷出来。
后方的学子们,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灰色长袍的人站在一起,天青长袍的人聚成一团。
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了起来!
李承乾坐下之后,看了戴胄一眼。
既然弘文馆和书院之争,都归拢到了书院招考舞弊案上,自然要由他这位大理寺正卿负责。
“启奏监国太子,书院招考舞弊一案,尚未定论,依百官谏言,太子应亲审此案要犯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