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明玉点了点头,就来到了旁边的一张,尺许高的小木桌前。随即就盘膝坐在了那蒲团之上,开始整理那准备好的笔墨和纸张。片刻之后,黄袍僧人就拿来了一些佛门有名的典籍,其中有那《金刚经》、《华严经》、《地藏经》、《愣严经》,伸手接过之后,明玉也就专心致志的抄录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玉却是渐渐的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就如同前世一般,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了那种种的佛经的字里行间之中。虽然明玉此行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拿《九阳真经》,这一本绝世武功秘籍,但是却也并不耽误他研习这些佛门典籍。而且研习这些佛门典籍,对明玉的修为提升,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心境对于武学修为,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怎么有一种说法,练武先练的是拳脚功夫,随后练得就是心境。所有的武学宗师,一定都是能够包容各教精义的高手,那传说之中的无名僧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接下来的三四天内,明玉就如同一个好好学生一般,不仅是专心致志的研抄藏经阁之中的佛门经典,而且还不时的寻找藏经阁之中的和尚们,一起讨教经文之中的内容。
一时之间,明玉的生活全部,都被各种各样的佛门经典占据。少林寺的许多僧人见到明玉这般的刻苦,也是不由的心生佩服之意。甚至少林寺的方丈都知道了此事,也是有些自叹不如,不由的暗暗腹诽道:“也不知道,究竟谁才是那佛门弟子!”
一天正午时分,黄袍僧人用过午膳之后,再次的来到了藏经阁之中。
明玉一见到黄袍僧人的身影,急忙伸手拦住了他,开口对他说道:“大师,前面的佛经,小子已经研习的差不多了,并且也具都抄录了下来。临走之际,小子却是还想寻一些天竺梵文记载的原本抄录,比如那《愣加经》、《阿弥陀经》之类的经典。不知大师可否为小子寻来?”
黄袍僧人听到明玉如此说话,心中也是不禁好奇,不知道明玉要拿原本经书作甚。不过明玉这几天的表现却是很好,黄袍僧人也只认为他是因为勤奋好学,并没有想其他。转身就去书架上面取明玉要寻的佛经了。
仅仅只是片刻的时间,黄袍老僧就抱着一摞的泛黄的佛经,来到了明玉的书桌之前,将其交给了明玉。黄袍老僧走后,明玉看着这一摞经文,心中也是不由的泛起了一丝丝波澜,自己此次少林寺之行的目的,终于是要达到了。
若不是明玉这几日,因为研读佛经略有所收获,稳定住了自己的情绪。恐怕此时他那激动的情绪波动,一定会叫人察觉到异样。深吸了一口气,明玉才伸手拿起那一本用梵文书写的《阿弥陀经》,一字一字的开始用梵文抄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