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子手不是京城清雪军,有传言是十六名江湖高手。
幕后之人到底是不是梁衡不得而知。
侥幸得知消息的王老将军,在狱中仰天长啸,双目猩红,声音嘶哑而凄然:
“王家祖训,自古只教儿孙君辱臣死,只教儿孙习得文武艺,货于华夏。”
“我王鉴一生谨记祖训,于国无愧。如今王家灭门,我于王家先祖有大愧,此生无以为偿,倘若来生不是华夏魂……”
说完这些,王老将军垂头自了,只是最后还有几字,说得极轻极慢,无人知晓……
谢丞相退位后,作为谢家最大梁柱的卫将军谢安,公认百年来大梁最擅守城的儒将。
在王鉴死后,也是靠墙颓然坐地,低头不语。
“爹,我以后也要成为于凉落于大家那样的女夫子,然后再同不明真相的世人说一说真相,同不讲道理的小人讲一讲道理,”
很多年前,市井就有流言四起,说他们谢家以权谋私,妄图谋逆。他总是一笑而过,倒是气得他小女儿咬牙切齿,记得某天小丫头从书院回来,气呼呼地挥舞着小拳头,然后说下了那样一番话。
他当时倒不是说有多欣慰,只是觉得我谢安的女儿本就该有此志向,随后便一把抱起小丫头,温柔笑道:
“好啊,那到时候也到卫军之中讲一讲学好不好,爹这二十万袍泽虽说打仗不含糊,但羁傲不训的刺头也不少,爹早就想跟他们讲一讲道理了,有几个还整天跟我嬉皮笑脸的,迟早收拾他们。”
当时明明说着狠话的谢安,却是一脸不加掩饰的笑意。
小丫头只是翻了个白眼,轻哼一声。早慧的她哪里会不知道,在外威名赫赫的谢安将军,在家中温柔无比。哪怕是在军中,也是与将士们如同兄弟一般,打成一片。
只有在作战时,他才像一名真正的将军,斤斤计较,杀伐果断。
想着这些,谢安轻笑出声,微闭着的眼眶里逐渐湿润,随后有泪落下,只是眼睛再也没睁开过……
贞和八年冬,大梁两位将星陨落。
贞和九年春,西野慕容决集结十五个部落,共计九十余万大军东侵,西风起……
新任镇西将军刘经却带着十万守军望风而逃。
还大言不惭的放话出去,说他慕容决胆敢越过遂州,就要给他来一个瓮中捉鳖,让他有来无回。
可哪怕是边境上陇隋城里五岁的稚童,都知道这个新来的肥胖将军,除了纵欲享乐,欺良霸善之外,啥也不行。
更何谈让他与慕容决作战,那可是曾小胜过王鉴将军一次,注定要西风史留名的西野名将。
陇隋的百姓只觉得这个怂包还好只是出逃,而没有投降反戈,那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此时不止遂州,整个中土百姓都心有戚戚然,纷纷嚷嚷。
一些读书人更是嚎啕大哭,说着我大梁自断脊梁,若王老将军和卫将军谢云没有受诬告入狱,若后来没有王谢两家惨案,他慕容决何敢!
而如今,恐大厦将倾…
洪流之下从不乏逆行悍然赴死者,遂州刺史项文蕴,就用一死告诉了世人,大梁的脊梁还没断!
他率坚持留下来的王鉴旧部四万步卒,以及遂州境内奔赴而来的两万多步卒和一万多遂州骑军,还有临时踊跃投军的一万多青壮。
于陇隋城殊死一战,在死守四个月后战死。
临死有言:我项文蕴虽是一介书生,此番却也无愧列祖列宗,无愧王老将军。诛敌二十万有余,我遂州何其壮哉!我辈读书人何惧一死!我大梁国祚将绵延不绝!
遂州破,项文蕴被砍成肉泥,陇隋被屠城。
朝堂暗流汹涌,三大门阀貌合神离,忙着与寒士争权,皇帝已被架空。
同时京外三王也都是默契的按兵不动,原因众多,不可深思。
所以慕容决大军之后没遇到太多像样的抵抗,竟就这样一路打到遥安城外最后一道防线,铁壁城!
各路军于铁壁城下集合,发动猛攻。
这座城要是丢了,那慕容决就有了最为重要的战略纵深和战略点。
那样遥安城真就岌岌可危了。
此时铁壁城和遥安城里早已是一片愁云惨淡的光景……
不过乱世总有英雄出,昔日卫将军谢云部下小将陈霸兴临危受命,悍然接过卫军虎符。
连夜率领卫军驰援铁壁城!
铁壁城守战以二十五万死守七十万,慕容决久攻不下。
期间慕容决更是多次尝试绕路偷袭此时虚弱的遥安城。
但每次都被陈霸兴给惊险防住。
慕容决也清楚三王都在伺机而动,便心生退意,却又不甘,僵持良久。
贞和九年冬腊月初一,一位道士骑黄鹤落在城头,仙风道骨,须发洁白无风自动。只见其手持符剑指天,片刻后雷云滚滚遮天蔽日……
后世人们传言那日铁壁城前落下七道天雷,只在瞬间就将慕容决大军两部攻城车五台投石机化为灰烬,却不曾伤一兵一卒。
慕容决惊而退兵。
三位藩王也没擅动。
传闻慕容决退兵途中,镇西将军刘经率十万大军早已在陇隋城严阵以待,还放出话去,誓要杀慕容决一个片甲不留。说他早知是如此,当时只是请君入瓮的战略。
一些个外乡士子以及陇隋城里的幸存者也是深信不疑,觉着咱们的刘将军大概确是有真本事的,并不是真的草包,便都是翘首以待。
可谁成想,十万养精蓄锐的精锐之师面对慕容决不到五十万的疲惫之师。
一天!竟是只装模作样的抵抗了一天!
那草包又撒腿带着守军跑了,留下一座空城和满城目瞪口呆的陇隋百姓。
许多之前逃离后又回城的陇隋城民,以及许多大老远过来想见证刘将军如何痛打落水狗、如何让慕容决有来无回的外乡士子,俱是跳脚大骂!
那叫一个骂得体无完肤!
从此,这位刘将军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留一天”,成为大梁耻辱。
九州虽换来不知何时就会结束的宁静和平,陇隋城却始终未能安宁。
可叹王谢两家就此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后世诗人作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令人唏嘘……
殊不知那场惨案的灰烬下,有一个火种于万险之中逃出生天。
终将化成星光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