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咯,你也知道依着我们的性格,哪怕不管不顾,不与大明提前沟通,自己干自己的。到时候就算高丽派人到大明去求援,恐怕以大明现在的力量,明皇除了口头上对我们远东进行一番道义上的谴责,恐怕也不能真正帮助高丽什么,至少我相信我那个皇兄朱元璋,他还没有傻到要为了个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高丽,来和我们远东重新再起战事。
呵呵,不过嘛,我们做事得讲究个实事求是,得有个流程在,不管怎么说,高丽是大明的藩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答应不答应是一回事,但我陆远哪怕看在朱元璋的面子上,也得派个人去给我那皇兄传个信,得把这个事提前通报一下。
一来,显示我们远东对大明的尊重,这二来嘛,也确实希望大明能够和我们保持一致。将来明远双方能合作的地方有很多,共同的敌人也有很多,没必要现在因为一个小小的高丽,再闹得双方心有隔阂。文忠,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李文忠点了点头,随口问道:
“那陛下认为文忠此次受命前来远东,可有给陛下和诸位王爷带来好消息?”
“啊?”
陆远一愣,片刻后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文忠啊,你人既然已经在这儿了,那自然是一定带了明皇的意思来,也一定是个好消息。如果我没猜错,我那个皇
兄应该是嘱咐了你,看看能不能以不理高丽事务为交换条件,换取些好处什么的,是吗?哈哈哈哈!”
李文忠心说这真是神了,这居然都还能猜得到,连底线都被人拿住了,这下自己舅舅的如意算盘可算是落空了,想罢颇为尴尬地点了点头。
“陛下是如何猜到的?”
“如何猜得到?这不用猜,只需换位思考而已。如果换了我是朱元璋,我也会这么想。”
李文忠试探道:“那陛下的意思......?”
陆远叼起一根烟,惬意地吸了一口,“我的意思并不重要,在这件事上,得看我几位兄弟的意思。李头,你说呢?”
“我?”
李文斯顿摇了摇头,绕有深意地说道:“我的意思也不重要,我看只有一个人能决定交换什么条件。”
“哦?敢问李王爷,到底谁才能做下定夺?”
李文斯顿拿手一指,呵呵一笑:“就是你,李文忠!”
李文忠眼珠子差点没掉到地上,暗自腹诽心说自己是不是耳朵出了什么毛病了?怎么自己这个从大明来的人能决定远东的国策,狐疑不解之下好半天都没说出一句整话来。
“这......李王爷这是何意?文忠......文忠何德何能......能左右远东大事?”
“哈哈哈哈,国公爷,你姓李,我和我妹妹也姓李,说不定五百年前咱们是一家人。想必你也知道了,我也就明说了,我们很欣赏你,更有意招纳你来咱们这儿。如果你有意来我们远东,位置、待遇你可以随便提,我可以给你开一张空白支票,每年的俸禄可以由你随便填。不过有一点,我们这里没有什么虚假的免死铁券,在帝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至于朱元璋那边,我们也可以跟他做个交换,你如果决定投效我们远东,我可以将明远条约中大明应该给予远东的岁供,全部一笔勾销,甚至可以让朱棣回去,还有那个一直被我们羁押到现在的沐英。
当然,我们也知道你和明皇之间除了有君臣之分,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感情也很深,不过若是让朱元璋在你和他的亲儿子之间做选择,我相信他还是会选择朱棣。所以这事还得看你自己,我们并不强求,你可以多考虑几天,再给我们答复。”
一听说沐英还活着而且并未投降远东,李文忠也大感吃惊,但他对于李文斯顿抛出的橄榄枝并不领情,直接摇了摇头。
“李王爷,恕文忠不识抬举。虽说王爷给出的一切都要远超与大明,但文忠与我大明圣上君臣之分已定,就好像瞿大人与陛下和诸位王爷一样,万无主动改弦异帜的可能。王爷开出的条件,文忠会即刻命人前往大明报予陛下,除非陛下做的果决,不然,恐怕文忠无法为诸位效力。还望陛下及诸位王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