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不过弹指,悠悠数百年后,恍若又将回归原点。
林誉驾驭的飞舟横空渡过十万大山,些许庞大的灵力不过稍稍溢散,便叫开了蒙昧灵智的飞禽妖兽,如同遇到了洪水猛兽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因此不过十日,那连绵群山便已到了尽头,再抬眼,已有人烟显现。
在云端俯瞰尘世,季秋静静的注视着这一切r>
林誉迎着季秋的询问,娓娓而谈,为他介绍着如今天地变迁,沧海桑田。
末了,又邀请道r>
这青衫老者露出了缅怀的神色,似乎回忆起了当年。
但对此,季秋却摇了摇头
他顿了顿r>
说罢,微微一叹r>
望向碧海穹霄,感受着那稀薄的灵气。
季秋感慨过后,袖袍一挥,顷刻间脚步踏出,从云舟踱虚而起,便化作茫茫光点消散,只余声音回荡。
一侧一直随行的宫装仙子,此时眉头含着他人不易察觉的隐忧,但看到那道人离去,亦是跟随。
片刻不到,长空上便唯余林誉祖孙二人。
看着季秋消失的方向,听着那余音绕梁未散,林誉苦笑了下r>
微微闭眸,回首凡尘一幕幕。
林誉心中五味陈杂r>
看着一侧乖巧侍立,但难掩对于季秋与敖景敬畏的林潇,老人想了想,招了招手r>
他的话语郑重。
讲到这里,青衫老者话语里隐约露出了悲意r>
近千载修行,一朝成空。
说能甘心,那是假的。
不过
人力有穷尽。
回首一生,也曾波澜壮阔,在自己的生命痕迹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也不差了。
毕竟不是谁都是季秋,在林誉的视角之中,他这一生于凡间改朝换代,走出十万大山,虽未入得圣地,但年轻时也名列过一方正宗真传,金丹后为大派长老,威严持重。
他手中染过的妖血足以铺成长道,手中三尺长剑,也是剑意激昂间,荡涤群魔,受人朝拜尊一声真人,寿八百秋尽,看遍风霜。
相比较芸芸黔首,在修行底层挣扎的散修们。
他,已经活得足够精彩。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若能够在自己的眼中绽放出足够绚烂的火焰
如此。
其实便已足够。
大武朝,崇明二年,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同年,于悬空山朝拜,使千载不坠的武道圣地,更加名副其实。
悬空一脉,在这片土地上经久流传,比之皇朝更加悠久,哪怕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临江林氏,追溯传承源头,也还是差了些许。
这一代自武林称尊前,便有少年宗师只身破乾京,震惊天下,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八百年风霜代代人才辈出,武林神话从未断过。
哪怕曾有不轨之徒觊觎其中奥秘,但每每试探之时,却都无疾而终,仿佛那座拔地而起的千载古峰,当真有真佛存在一般,神秘莫测。
而这一日。
当最后一缕秋风飘过下了一场微雨。
有紫袍道人与一宫装仙子,二者结伴而行,踏在那登上悬空山的青苔石阶上。
山中有氤氲雾气,随着微雨滴答,一并染起,一时间云雾缭绕,两侧松柏常青,虽旧景已改,但熟悉的既视感,还是第一时刻,涌上了季
秋的心头。
这与他第一世幼年时,被静明大师带上悬空山时的情景,真的好像好像。
循着这高峰一路往上。
尘封在久远之前的记忆,也开始一一翻篇复苏。
当季秋登上那隐于峰峦,连绵不绝的佛寺时,他才恍然发现。
待到这么久远的时间过去,他那曾经熟悉练武的所有建筑群落,都早已经尽数换了个模样。
不过即使变了模样,但依旧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派黄墙黑瓦,简约大气,朴实之中夹杂着庄重,并无什么黄金点缀,琉璃作瓦。
即使过了八百年。
觉悟禅师,还有静明师傅他们那一代人,依旧将自己的禅道与佛家理念,很好的传承了下去。
只窥视冰山一角,就能得见全貌,无愧于佛脉与武道双双名列凡俗圣地。
山上山下,香火旺盛,有无数灰衣黄衣的僧人来来去去,去去来来,就如季秋当年一般。
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季秋与敖景。
不过,作为法相与元神境的大修行者。
他们不想叫人看到他们的存在,那么别人就一定看不见。
于是,季秋又去了许多地方。
曾经与静明师傅修行拳法,起居休息的院落。
空旷肃穆,扬名悬空的练武场。
还有讲经堂,藏经阁
这些地方,他都一一踏过,只是可惜,曾经认识的熟悉面孔,早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