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调回家乡陷入迷惘(上)(2 / 2)

可是,贾君逸本来眼高于天,又会工作,实在受不了张雁飞这种有意、无意的言语刺激,或许张雁飞不是针对贾君逸讲的,但是,在贾君逸听来是有意的指桑骂槐。

另一个促使贾君逸要调回本县的原因是,张雁飞好几次关心贾君逸的个人婚姻事,说:“小贾,我给你介绍对象,结婚以后,思想就会稳定。”

他虽然说了好几次要给贾君逸介绍对象,可是,没有实际行动。而张雁飞自己有一个女儿在工厂做工,当年二十三岁,长得一般。有的同事则在背后议论,要叫贾君逸与张雁飞的女儿讲亲事。

贾君逸本来就怀疑张雁飞想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又听同事们这样议论,而贾君逸这小子一心想找个美丽得如仙女的做老婆,哪能接受张雁飞老人家的好意。

这小子担心万一张雁飞领导叫人正式提亲,那自己就死定了。接受,他不愿意;不接受,他怕得罪领导。

这小子还是欠教、欠揍!别人是攀龙附凤,而他姓贾的却怕被领导叫去当女婿!真是岂有此理?该死!

面对着调动通知,张雁飞对贾君逸说:“好吧!既然上级要给你调回本县,你就去吧!今后,更要好好工作。”

贾君逸说:“好是,谢谢你几年来的关怀。”

促使贾君逸调回本县的又一个原因是:他家兄弟四个,父母亲多年多次向村领导申请地皮建房,别人一批一批地得到批准,新房一间一间地建成。可是,他家就是得不到批准一寸土地建房。

父亲贾建裕情急之下在君逸面前发啰嗦,说:“哎!你在外地工作就是没有用!即使当县长的官也没有用。人家都不会给面子的。说不好听的,都不会鸟我们的!怕管不怕官!干脆调回家乡吧!”因此,贾君逸也想回家乡工作,对家庭有一点照顾。

贾君逸这时的思想,还是极其想在老家程集镇东堤村,建设几间房屋,好让兄弟们长大有住处。

当然,这个原因,只是给贾君逸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一个借口而已。即:是父母要我回去的。我得听父母的话。

其实,如果他不想回家乡工作,他可以说:“爸爸!是你老人家说:‘男子汉四海为家,志在四方’啊!”

他利用两天的时间告别朋友,七月初七日,到达青云县城,向人事部门报到。

报到后,他猛然想起今年初,一阵男女朋友去拜神明的事。他们一行五男三女,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到距静睦县城约三十五公里的龟蛇山风景区去游玩。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这里既风景区,又是佛教的一个道场。相传,唐代前期,有一个和尚,法名释法济,法力高强,佛理高深,他带一批徒弟在此修行,最后圆寂于此,便被称为祖师。因为多次显灵救助百姓,百姓便立庙祭拜,民间称之为祖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