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都陆续进来,闻言都是一笑:这形容倒是很贴切。
一家子人其乐融融,吃饭喝酒,张梅花和两个孩子脸上也时不时露出笑容。
转过天来,又到了放鞭炮,拜年给压岁钱的生活。
不过让肖家姐弟遗憾的是,今年没有人给他们捎东西。
他们倒不是惦念那点东西和银子,而是这代表战局紧张,他们爹娘那边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尤其是肖云,想想过了年,郑家兄弟也要从军,心里更是不得劲。
郑大虎和周氏挺高兴的,看着满堂儿孙,一一给了压岁钱。今年的压岁钱比去年好了很多,去年一个红纸包,包着几个大钱。
但是今年,郑大虎单独让周氏拿了张百两银票出来,托李景在府城那边给打了一些小银锞子。
风满城虽然是府城,但是地处偏远,连做出来的银锞子都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去年肖云爹娘给他们捎来的银锞子,各种样式,十分精美。
而风满城里李景找到最大的银铺,也就两种花样。一种是小元宝,一种是花生。
个头不大,都不到一两的份量,但是看着这样式,郑大虎半晌没说话。
怎么就觉得,格外适合自己家的臭小子们呢?
不是满眼的银子,就是只知道吃。
小元宝和银花生摆了一盒子,磕过头了就过去自己挑一对。
张梅花带着两个孩子春杏和夏桃也过来给郑大虎和周氏磕头,她们母女三人头磕的格外用力,格外认真。
周氏赶忙让她们起来,“看看,怎么这么用力,孩子头都红了。”
周氏抓起身边的银锞子询问春杏和夏桃,“你们俩喜欢哪个?”
“亲娘,不可!”张梅花惶恐,“我们在这里吃喝借住,已经添了不少麻烦了,怎么能还要钱。”
这可是一两银子,俩孩子一人一对,那就是四两银子。
她这一辈子,都没摸过这么多的钱啊!
“胡说,压岁钱,怎么能不要。不光她们姐妹俩有,你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