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大汉名相 第424章 长乐宫议政(1 / 2)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1214 字 2022-01-13

很快,时间就到了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

这一年,高祖已经五十七岁。

十月,又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正值萧何督建的长乐宫建成,萧何奏请高祖御驾前往视察。

于是,高祖从栎阳到了咸阳,萧何等众臣接驾,导入游观。

长乐宫中最大的一座,叫做未央宫,周围覆盖有二三十里。东西向排开,阙门数座。殿宇规模,也都高大宽敞,尤其以前殿最为豪华壮丽。武库、太仓,分建殿旁,气象巍峨。

高祖巡视一番后,心下很满意。

见萧何意气风发的样子,就转过一个念头,于是,嫌宫室过于壮丽豪华,责备萧何道:

“朕之起义,原为救民。现今天下初定,民穷财尽,怎将这座宫殿造得如此奢华?”

萧何见高祖责怪,心下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奏道:

“启奏陛下,正因为天下刚刚安定,才好借机会,多征发些役卒和物资来营建宫室。”看書喇

“况且天子虽然以四海为家,但只有宫室壮丽才能显出威严来,也免得子孙后代再耗费金钱来重建。”

刘邦见萧何回答既有道理,又贴近自己的心意,便转怒为喜道:

“如此说来,朕未免错怪你了。”

萧何听出高祖明显在安慰自己,想起曾经的送子从军往事和鲍生的建议,就借机说道:

“微臣跟随陛下日久,此事虽蒙陛下宽宥,但来日方长,事务颇多,难免会有些失误,尚望陛下,一旦有这样的事时,随时警醒教诲微臣才是。”

汉帝见萧何如此说,心知肚明,微笑着说道:

“你做事一向颇有远见,朕记得当年攻破此城时,诸将乘乱入宫,未免有所携取,唯独你只取书籍表册而去,有了这些典籍,眼下办起事来才有条不紊,方便了很多。”

萧何也笑道:“臣也无所长,一生为吏,对于前朝典籍,视为至宝,平日得以借鉴。今为陛下一语道破。陛下天资聪慧,事事留意,真非臣下可及万一也。”

高祖笑道:“这一阵子,丞相也辛苦了,主建宫室,还要制定颁布很多条律。”

萧何见说,连忙奏道:“秉陛下旨意,微臣已将诸多律条拟好,随后将一一奉上御览。”

高祖道:“都有哪些呢?”

萧何道:“按照陛下的旨意,汉将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同时部分沿用先秦的分封制,将两者结合,实行郡国并行制,同时废除秦朝的苛刻法律。”

“在律法上,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倡导‘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效果。”

“另外,根据陛下的旨意,臣等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已拟就“汉律九章”(注1)。

高祖听了大喜道:“丞相所为,可谓为大汉立下了根本规矩,甚善甚善。”

随即,高祖又在萧何的陪同下,参观了未央宫的四周。

高祖指着眼前的一片空地,对萧何说道:

“此处可以添筑城垣,将六国的诸侯子弟和后代,都迁到京城,这里作为京邑,就叫长安吧。”

于是,咸阳便更名为长安。

至此,西汉建都长安,历时两百余年,萧何成为该城的最早规划和设计者。

长乐宫即成,各地的诸侯和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来参加十月的朝会。

高祖就命叔孙通,按照既定的仪式,培训所有官员,准备朝会时实行。

朝会的这一天,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