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一次往返,赵王不到,二次往返,赵王仍然不来。
吕太后越发愤怒,详细询问使者,才知道,这其中,都是由于赵相建平侯周昌一人阻拦。
周昌对朝廷使者说道:
“先帝嘱咐臣服事赵王,赵王年龄还小。现听说太后召赵王入朝,明明是不怀好意,所以,臣不敢送赵王入京都。”看書喇
“再说,赵王近日身体有病,不能奉诏,只好等到其他时间再说吧。”
吕后大怒,暗想这其中只有周昌作梗,本应该将他拿问,只因前时力争太子之事,毕竟有功,此番不得不略为顾全。
于是,想出调虎离山的办法,征召周昌入都,周昌不得不来到长安。
等到了周昌拜见太后,太后怒叱道:
“你难道不知道我怨恨戚氏么?为什么不让赵王前来?”
周昌直言答道:“先帝把赵王托付给臣,臣在赵一日,应该保护一日。”
“况且,赵王是皇帝的幼弟,是先帝特别喜爱的。臣前面力保皇帝的太子之位,后面又蒙先帝信任,无非是希望臣再力保赵王,避免兄弟相残。”dfy
“如果太后怀有私怨,非要报复,臣怎敢参预,臣只知道有先帝的遗命在,不敢违背。”
吕太后无言可驳,只好叫周昌退下,但却不再让他回赵国。
一面派使臣,快速赶往赵国,再召赵王。
赵王已失去周昌,无人为他出主意作主,只得应命到来。
惠帝虽然年纪不大,但为人宽厚仁慈,见戚夫人受罪舂米,已经觉得太后未免过甚。
此次又听说太后召赵王来京,知道太后发怒,必不怀好意,于是,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
惠帝和赵王一起回到宫里,与赵王同饮食,共起居。太后想要杀害赵王,一时找不到机会。
赵王提出想见亲生母亲,经惠帝婉言劝慰,慢慢设法相见。
毕竟赵王年幼,遇事不能自主,况且唯恐太后动怒,只好含悲度日。
太后时时惦记着害死赵王,只是不方便和惠帝明言,惠帝也不便明谏太后,只是随时防护赵王。
俗语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惠帝虽然爱护少弟,格外注意,究竟百密也有一疏,终究要被暗算。
转眼已是惠帝元年十二月中,惠帝趁着隆冬,要去射猎。
天气尚早,赵王年龄小,不能早起,还睡着未醒。
惠帝不忍心叫醒弟弟,就想让他多睡一会,以为只是离开半日,谅也无妨,就带人外出了。
等到惠帝射猎归来,赵王已七窍流血,呜呼毕命。
惠帝抱定尸首,大哭一场,不得已吩咐左右,用王礼殓葬,谥为隐王。
后来暗地调查,有的说是毒酒鸩死,有的说是扼死,想要继续深究,一想,背后一定是太后娘娘,做儿子的不能罪及母亲,只好深深懊悔叹息。
只查出助母为虐的人,是东宫门外的一个官奴,于是,惠帝密令官吏搜捕,把他腰斩,才算稍稍泄了一些恨。只是瞒着太后而已。
过了几天,忽有宫监奉太后命,来请惠帝去观看“人彘”。
惠帝从未听说过“人彘”是什么,心中纳闷,就跟着太监,出了皇宫。
宫监在前引路,曲曲折折,进入永巷,到了一间厕所中,打开厕门,示意惠帝道:
“厕内就是‘人彘’。”
惠帝向厕所里一看,只见是一个人身,既无两手,又无两足,眼内又无眼珠,只剩了两个血肉模糊的窟窿,那身子还稍能活动,一张嘴开得甚大,却不闻有甚么声音。
惠帝看了一眼,又惊又怕,不由得退回来,问宫监究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