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也不与卫兵多说,大踏步进入营内,直奔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两旁,有中军护卫,认识汉王,慌忙致敬行军礼。
汉王向护卫们摆手,示意他们不得声张,直奔内帐韩信卧室。
韩信还在梦中,丝毫没有察觉。
汉王静悄悄的走至几案旁,见案上摆着将印兵符,当即取在手中,出来外帐。
以汉王的喜欢戏谑的性格,本想和韩信来个恶作剧,但当他拿到将印兵符的那一刻,忽然改变了主意。
汉王暗想,如果就这样让韩信统兵回去救荥阳,似有很多不妥。
一是,凸显作为汉王的他,统军无方,打了败仗,求救于部将,脸上很无光。
二是,如此一来,原来制定的令韩信北上略燕赵,再东向攻齐的战略,不得不因此中止,这有些得不偿失。
三是,如果韩信回军赢了项王,从此,三军的统帅大权,恐怕就一直在韩信手里了。kΑnshu5là
这样一来,汉王对军队的控制力就会无形中会减弱,那样,就会重蹈陈胜的覆辙。
既然如此,现在将印兵符已经在握,韩信、张耳还不知道自己来了军营,正好借着责备他们疏忽过失之机,夺了其军,一来可以带这些精锐之兵,回援荥阳;二来可以切实将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三来可以让韩信再行募兵,组织新军,东向攻齐。
以韩信的能力,三万新兵,都能战胜二十万的强赵,再让他重复一次这样的以弱胜强,也不是不可能。
即使韩信伐齐旷日持久,也不碍事。到那时,自己与项王的交战,也大致见了分晓,收拾了楚军,齐国自然不在话下。
而如果韩信再次创造军事奇迹,拿下齐国的话,那就可以完成对楚国的战略包围了。
想到此,汉王改变了主意,不再征调韩信,而只是夺了韩信的军,为自己所用。
于是,汉王当即传令,升帐点兵。
一大早,听到升帐点兵令,诸位将领以为是韩信大将军有军令,纷纷赶来。
等大家到了中军,走进大帐,举头仰望,统统大吃一惊。
帅案前,端坐的并不是韩信大将军,而是汉王。很多人,张开嘴巴,好久合不上。
众将先不管下巴了,赶紧依礼下拜参见。
汉王待众将拜罢,直接拿起兵符将印,发布命令,把诸将的位置进行换防,并改换了部分将尉的职守,诸将一一领命。
正在这时,韩信和张耳才慌慌张张地赶来。
两人整衣进见,伏地请罪道:
“臣等不知大王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汉王微笑道:
“这也没有甚么死罪,不过你们也算久经战阵了,军营里应该如何严备,方免不测?”
“何况天已大亮,你们两个主将还在睡懒觉,连将印兵符等要件,都随意摆放在那里。”
“倘若敌人突然来进攻,你们如何抵御?如果刺客诈称汉使,混入营中,恐怕你们俩的首级,亦难自保,这岂不是危险万分么?”
韩张二人听着,禁不住满面羞惭,无地自容。
【作者题外话】:作者建了一个qq交流群949901369,随时恭候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当然,也可以搬个板凳只听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