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四月,汉中,斜谷。
阳光正透过淡淡的云层,洒落在这条穿越秦岭的蜿蜒斜道上。
这条斜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沿褒水、斜水,贯穿褒、斜二谷,秦时也称斜谷道,为巴蜀通秦川之主要通路,全程数百里
斜道两旁山势险峻,怪石峥嵘,翠峰林立。山间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当。
风景虽如此秀丽,但路却有些难行。尤其到了狭窄处,悬崖峭壁下是湍急的河水,山间的小路就沿山变成了栈道。
这栈道,是在山间绝壁上,开凿孔洞,用木头搭成的架空通道,沿着山势,绵延到更远的地方。
此刻的斜谷口,一只约三万人的队5,正在有序地从北向南进入谷口,陆续沿栈道攀援而上。
从队5中迎风招飐的红色旗帜上,那个大大的黑色篆体“劉”字,可以判断,这是汉王的队5。
自两个月前,在咸阳的诸侯联席会议上,项王公布了分封诸侯的方案,基本上得到与会代表的认可。
随后,又通过了裁军的决议,各诸侯国分别进行了裁军。
其中,西楚霸王为公认的盟主,保留了原五万基干队5,做为其常备军。汉王保留三万军队,其余各个诸侯国拥有的军队,也都限制在三万之内。
这其中也包括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原来的二十万秦军,经裁减后,每王仅留下三万常备军。
裁军协议通过后,多余兵员就地遣散,各个诸侯也陆续就国。
这期间,项王听从范增的提议,一边固留汉王在灞上,一边命军士入咸阳,屠戮秦室宗族,掳掠宫女、府库财物,并将咸阳宫付诸一炬。
可怜秦朝上百年的经营,数十万人的建造,亿万的费用,都成了眼前的泡影,梦里的空花。
直到几天前,在张良的努力下,项王才答应让汉王就国。
连日来,汉王整编队5,打理行装。
咸阳父老,闻听汉王要南下汉中,统统前来军中,多送牛羊酒食,与汉军告别。
几个月来,汉王在咸阳的所作所为,已经征得了当地父老的心,更有上万遭解散的秦军锐卒,踊跃来汉中相投。
汉王择其优者,留下五千余人,组成了郎中骑,其余尽行好言相劝,待需要时再行招募。
这日,汉王从霸上起行,张良因要追随尚被留在项中的韩王,寻机促使其就国,因此,特意送汉王出关,直到了斜谷口。xiub
眼见前面就进入斜谷了,张良勒住了马,甩鞍离蹬,立于道旁。
汉王一见,知道分别的时候到了,也令夏侯婴约住车马,缓步下了车。
张良上前施礼道:“汉王,此去即是斜谷栈道,容良仅送行至此罢。”
汉王道:“送人千里,终有一别。此去尽是山路,崎岖难行,子房就到这里吧。”
张良道:“良本欲追随汉王前去,奈何韩王尚在项王营中,不肯放其归国,作为韩王的倚重之臣,良不得不继续追随,待韩王那边大事抵定,良自当择机归汉。”
汉王上前,抚着张良的臂膀,一手托其手,另一手轻拍其手背道:dfy
“子房此去,寡人犹失一臂膀,实在是割舍不得。韩王一旦就国,还望子房尽早来会,以慰寡人之望。”
汉王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张良大受感动,默然良久。
俄尔,见汉军依次攀援在栈道之上,似一条蜿蜒的长蛇,看不到尽头。
张良环顾左右,以目示意汉王道:
“良此一别,尚有一个顾虑一直萦绕在心。”
汉王见张良有话要说,忙示意左右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