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说道:“陈都尉,现在齐地人心未附,田横又顽固地守着眼前的城阳,刚刚接到线报,殷王司马卯归降了汉王,此事当若何?”看書喇
陈平心领其意,当即说道:“大王若有任用,陈平愿替大王走上一遭。”
项王大喜道:“若能烦劳陈都尉代为攻殷,寡人无忧矣。”
随即,项王封陈平为信武君,率三千军前往河内攻打司马卬。
三千军,对于拥有三万殷军的司马卯,仅十分之一的兵力。
倒不是项王吝啬,不肯给陈平多派军,而是陈平婉拒了项王的两万军数,坚持要求仅三千军即可。
项王有些吃惊地看着陈平道:
“三千攻打三万,都尉可曾想过如何敌对?”
陈平胸有成竹地说道:
“大王围城阳,日夜攻打,兵力损耗较大,按照‘十而围之’的惯例,这里多一个兵就多一份力,殷王那里,我自有办法收服他。”
在项王将信将疑的目光中,陈平领着三千军,向殷地的河内进发了。
这殷王司马卯,原本是赵国著名剑客司马蒯聩的玄孙,大泽乡起义时,投在陈胜军中,后来被派往武信君武臣的手下,担任部将,并率一支军攻占了朝歌。
巨鹿之战后,司马卬平定河内,屡立战功,并跟随项羽入关。
在分封诸侯时,项羽分魏国土地为西魏、殷两国,封司马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
但司马卯对项王的忠诚是有限度的,也是短暂的。
在听说项王弑杀了义帝,汉王攻取了三秦之地后,司马卯知道,汉王一旦东出,自己的地盘必然首当其冲。
正在殷王犹豫是为楚王当挡箭牌,还是归附汉王的时候,汉王的使臣到了。
汉王就是这样,在准备攻打前,一定要先礼后兵。
这次派来的使臣,是汉初最著名的说客,郦食其。
在郦食其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殷王也确实没有更多的选择。看書溂
殷本来就是四战之地,国力和军队都很弱小,曾经的韩、魏国都无能为力,更何况刚刚立国的殷王呢?
经过一番考虑,殷王答应郦食其,归附汉王。
这边,殷王刚刚归附,项王就得到了消息,不由得怒骂道:
“你司马卯本是一个小小的赵将,无非是我项王抬举你,勉强封你做了一个殷王,这才几个月,竟敢背楚向汉,着实可恶,不收拾殷王,实在不足以出本王胸中的一口怒气,也不足以警示天下。”
项王找来陈平,命其率军西征,拿下殷王。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西楚国的信武君陈平,率三千军,来到朝歌城下。
朝歌,曾经的历史名城。当年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帝辛(商纣王)即都于此。
说到商纣王,顺带交待一句,其实帝辛对扩大华夏的东南疆域,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社会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但由于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大大耗费社会的人力和资财,不注意安抚天下民心,促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商纣王的姑表弟——周武王,趁商纣王国都朝歌城兵力空虚之际,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带重兵从西岐,一直打到朝歌。
在决定性的牧野之战中,奴隶纷纷倒戈,商纣王见大势已去,不甘心被捕受辱,便到后宫换了一身镶有珠宝的好衣裳,在鹿台投火自尽,商朝从此灭亡,才有了延绵八百年分封制的周王朝。
但陈平面前的朝歌城,却远没有当年商纣王时代的气势。
眼前的朝歌城,城垣不高,城池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