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也不搭话,冲到武臣身前,抽出腰间宝剑,当头就砍。
武臣躲闪不及,着了一剑,翻身倒地,当场毙命。
众士卒一拥上前,对着宫中侍卫就杀。
宫中侍卫,突然遭变,毫无防范,又见武臣已死,一声喊都逃散了。
李良又命人搜杀宫中,把赵王武臣家眷,无论男女老少,全部屠戮。再分兵出宫,去杀大臣们。
左丞相邵及数十名大臣,都冤枉的死于非命。
幸好右丞相张耳,大将军陈余,早已被宫里跑出来的侍卫紧急通报,两人急急上马,一溜烟跑出城门,才不至于遭毒手。
张耳、陈余,怎可能善罢甘休,在城外收拢逃出来的军兵。两人平时有些声望,众人愿意依靠,所以城中逃出的兵民,陆续趋附。
不过一二日,张耳、陈余已聚了数万人马,于是,两人编成队5,准备攻入邯郸,替赵王武臣报仇。
这时,张耳有一个部属,为张耳献计道:
“自古道:师出必有名。主公与陈余将军,都是魏国人,虽然来赵地有些时日了,但赵人未必诚心归附。若您二人匆忙称王,赵人恐不易接受。”
“从主公的角度出发,为二位大人考虑,不如寻访赵王的后人立为赵王,然后由您二位左右夹辅,导以仁义,广为号召,方可扫平乱贼,得告成功。”
张耳觉得此议眼前是个良策,于是问陈余,陈余也认为可行。
经过一番探访,找到原赵王的后裔赵歇,两人将其立为赵王,因邯郸被李良占据,暂时屯军信都。
在邯郸的李良,此时已经迫不及待,自封为赵王,发布命令,增募兵勇。
好歹凑齐了二万人,编成军旅,准备进攻张耳、陈余等人。
这时,李良得到消息,张、陈在信都拥立了赵王歇,已经传檄赵地,邯郸人心浮动。
这样,李良的赵王就有些不伦不类了,于是,他决定发兵,倍道亟进,去进攻信都。
张耳、陈余听到李良来攻的消息,大喜,正好要找他算账,倒送上门来了。
两人分工,由张耳率部分军兵守城,陈余领兵二万,开城迎敌。
时值阴雨霏霏,云雾升起,陈余率领军兵排开阵势,盾牌手在前,戈戟兵居中,弓弩手在后,骑兵和战车在两翼,向李良杀来。xiub
此时的陈余带出城的军卒,虽只有两万,却有三千骑兵,是赫赫有名的边骑之旅。
李良军多是步卒,而且是刚刚募集而来,没经过多少训练,加上对李良弑主不满,不肯为其卖命。dfy
两阵对圆,直接冲阵。
陈余命边骑组队,对李良阵猛冲,霎时间,铁骑滚滚,喊杀震天。
还没等铁骑冲进敌阵,李良麾下的人马,竟掉头就跑,四散奔逃。
李良弑主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此时显现出后果来。
陈余趁势追击,杀得李良军七零八落,人仰马翻。
李良落荒而逃,不敢回邯郸,只带亲兵数百,径往章邯营中,求降秦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