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挑战(1 / 2)

著意年华 无限红叶 923 字 2022-01-12

孔子说,三十而立,夏之阳却在而立之年下岗了。过去所有的努力好像全部白费了,他又回到了生活的起点。面对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他彷徨,迷茫,真有点不知所措,惶恐不安。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上,他就像一根浮萍,不知道附着在哪里。更何况他还有家庭的负担,儿子还没有上小学,母亲也快七十岁高龄了。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哪里出了问题?回顾人生经历,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不走正道,而是他好像处处与社会这个大环境不和谐。上学时,他是班里学习最努力的学生,但同学们啃的是课本,死记硬背的是考试的题目,而他却遨游在文学、社会科学的领域。同学们想的是公式、定理,解题方法,他思考的却是人生、社会、无限的历史和未来……有人说,敲门,门才会向你打开。他好像从来没有为前途考虑,心里想的都是不着边际的问题,做的都是不合时宜的事情。本来高考就是你死我活的拼争,夏之阳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被大学拒之门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部队时,他第二年就当了骨干,入了党,在同年入伍的战友中,他是佼佼者。转自愿兵和考军校都是水到渠成的,可是他没有抓住机会,只想到早些回家,分配到安定的工作。

回到地方参加工作后,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第一年就被领导委以重任,管理着单位几百吨的煤炭。同事们都用羡慕的口气说,有志不在年少,将来肯定大有出息。正当他想大干一场,施展抱负时,可是,体制改革的浪潮把这一切冲击的七零八落。单位垮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承包煤球厂后,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生意萧条的单位眼看着起死回生了。但是面对领导的刁难,他不会圆滑,不会搞些小动作,实诚得撞在南墙上也不知回头。领导被激怒了,宁愿让单位关门大吉,也不再让他承包下去……

回顾走过的人生路,夏之阳忍不住苦笑着摇摇头。

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多想想将来的路怎样走最重要。要生存,要生活,总得寻找个谋生之路啊,现在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决不能虚度光阴。当夏之阳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时,他痛苦地发现,就业不需要文学和历史知识,更不需要道德品行。求职需要的是技能,是能出苦力。“一招鲜,吃遍天”,如果说他有什么一技之长的话,那就是刚刚取得的中文系毕业的文凭了。可是成人教育取得的文凭,谁会承认?人们普遍认为大学开办成人教育是为了赚钱,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学生依靠成人教育来镀金,或者为岗位晋级创造条件。至于想通过成人教育来获得真才实学,多数人做不到。夏之阳在参加成人教育学习时,尽管比在校学生还要努力,可那又有什么用?学识又不是写在脑门上的东西。

生活中好像什么都缺少,就是不缺少找工作的闲人,不缺少梦想发财的人。小镇上生意萧条,百业凋零,干什么生意都很难。再说,夏之阳一没有资金,三没有门面房,又没有人帮助,他一个人能干什么呢?

妻每天带着儿子上班,风风雨雨非常辛苦,而工资却常常拖欠,他们家的经济来源几乎断绝了。虽然妻没有埋怨他,但妻子眼里流露出的焦虑神情,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刺在他的心上。再也不能在家里呆着了,要找工作挣钱,无论干什么都行,夏之阳痛苦地想。

一天,夏之阳收拾好家务后,正在闷闷的读书,哥哥突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