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做什么好呢?
原主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平时想的也只有吃,根本不关心那些营生,一门心思土里刨食。
这就导致了他对这个朝代了解不足。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还没等他到底想好干什么,便以到首都洛阳城外。
还好只有两公里,再走远些,他可吃不消了。
只见一条极宽的大河在他面前展现,水花打着卷儿。
许是前不久下过暴雨,护城河里的水满的几乎要溢出来,时不时还有水花“啪”一下,给路面留下一滩水渍。
这里的路面是由青砖铺成,那水渍慢慢顺着砖的缝隙又流回河内。
虽读书时在课本上了解过护城河,但书中了解的,又怎能比得上亲眼所见。
他按照记忆中的方向,走上吊桥,吊桥长约百米,是由木板制成。
用来拉住吊桥的铁链,已经被岁月腐蚀的锈迹斑斑。
虽说下过暴雨不久,但吊桥上却几乎没有水渍。
这吊桥虽然是由木板制成,不知道什么原理,踩上去,并不会晃荡,他不由得再次惊叹古人的智慧。
云山路抬头望了一眼天空,现在应该是下午了,进城的人并不多。
很快便轮到他了。
守卫出声粗气的问道:“叫什么名字?进城干什么的?”
他说的并不是什么文言文,而是“官话”。
云山路心想:感觉和东北话口音差不多。
在大禹王朝,各个地方有不同的方言,为了更好的进行交流,所以朝廷普及了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