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文武百官如往日一般早早进宫上朝,尽管这早朝主位悬空已久,尽管朝中的气氛自陛下罢朝后就显得十分压抑,尽管如今定阳侯一家独大让许多原本附逆庆国公的那些人战战兢兢,可俗话说得好,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一旦大家接受了这样的设定,貌似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更何况这定阳侯似乎因为身上的担子突然重了,自己都分身乏术,也就没心思去为难谁了。
事实上定阳侯当然不是因为身上的担子重了才没给朝堂大换血,以前一面要压制庆国公,一面要提防假天子,还要确保这天下在真龙归位前不大乱,担子岂不比现在更重?之所以按兵不动,还不是顾忌着人在宫外的皇帝陛下?!原本因为边境吃紧的消息引起的动乱已让部分朝臣生疑了,若他在此时还大动干戈地换血,指不定会有个把被逼得狗急跳墙的,到时候伤到陛下分毫,那他就可是万死也难辞其咎了!
可是,如今形势不一样了,陛下已远离京城,定阳侯心中的顾虑少了几分,加上那日收到的信条,他如果不借机削弱一些人的权势,还真担不起他们一直以来对他的怀疑了。
于是,今日文武百官并没有迎来例行公事的早朝,而是等来了一道圣旨,宛若一道惊雷,炸懵了所有人……
圣旨说陛下龙体每况愈下,命宫中有品级的太医都到紫宸殿守着,在陛下康复前谁也不许离开;圣旨说朝中上下唯有定阳侯最得圣心,命定阳侯进宫侍药,直至陛下康复;圣旨还说因无人主事,今日起早朝暂罢,朝中大小事务由各部尚书自行定夺,若遇到重大事件无法定夺,方递奏折进宫,由定阳侯再行定夺,直至陛下康复为止。
此圣旨一出,全朝哗然,许多大臣都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古往今来,哪有君王长期取消早朝的?更别提对国事直接撒手不管了!陛下这莫不是病糊涂了吧?!
就在大多数人惊吓过度久久回不过神来之时,也是有那么三两个反应快的,就比如这吏部尚书,在郑高离开前赶紧上前拦住,着急地问道:“敢问公公,陛下这圣旨究竟是何意?之前的圣上口谕不都是侯爷来传达的吗?今日为何不见侯爷?”
其他大臣见吏部尚书拦人,也纷纷围了过来,非要郑高给个说法,一时间竟是将郑高围了个水泄不通。然而郑高面对这场面却仍气定神闲,不卑不亢地笑道:“各位大人稍安勿躁,陛下深知此举不合规矩,可陛下的龙体终究是比什么都来得重要,既然太医们都认为有日夜守着的必要,而身为摄政大臣的侯爷也同意了此举,咱们这些做奴才臣子的,哪有质疑的余地?虽然这只是奴才的愚见,但各位大人,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