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脑袋被驴踢傻了的家伙(2 / 2)

大夏状元郎 近墨黑 808 字 2021-12-10

单从求学经历来看,这上升速度,绝对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在整个郑氏的年轻一辈里也极为罕见。

只不过与其求学顺利相对的,则是命运的坎坷。

就在郑经十岁那年,遇灾年大水,黄河两岸决堤,家在黄河边的郑经一家也一并被湮没,其父母及弟妹都不幸遇难,唯有正在城里郑氏学堂读书的郑经幸免,但却沦为了一名孤儿。

也好在这不仅没有挫其心志,反而让他奋发图强,一路高升中举,成为了郑氏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只是谁也没料到,中举后的郑经竟然还会有波折。

俗话说,穷秀才富举人,在成为举人之前,郑经的日子是过得比较艰难的。

在中举之前,他在读书方面虽有家族的扶持,但吃的是私塾里的大锅饭,住的是私塾里的通铺,读书之余,也还得帮私塾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比如说帮先生抄抄诗文之类的。

到中了秀才之后,情况会稍稍好点,比如说杂活之类的用不着他干了,但却得开始兼任郑氏精学里的启蒙老师,来给直系子弟进行幼童启蒙教育,再加上家中传下来的那十几亩地的放租收入,才有条件去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花费颇高的六艺。

真正改变命运是在中举之后。

按照朝廷的规定,士子在中举之后,即可享受两百亩地的免税资格,以让举子有足够的收入来支撑学业。

而郑氏对待族中的举子,则更是大方。

比如说,郑经一中举,立即就有两百亩良田直接划归到了他名下,啥都不用他管,大部分的放租收益就归他。

再比如说,原来的他还得住在学堂里,可是在中了举之后,家族就为他在荥阳城内最好的位置安排了府邸,还帮他请上了家仆、书童之类的,让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举人老爷,再也用不着为琐事和开支而操心。

至于诗书精进,六艺加深之类的,就更是不用提了,家族直接为他请来了最好的老师,来为他在日后的会试、殿试中金榜题名助上一臂之力,向郑氏未来的三公九卿之位发起冲击。

数百年以来,郑氏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这么运作的。

可以说,中举后的郑经,已经算得上是让天下所有读书人都羡慕的名门高士了,若是日后真能高中,那他更是能摇身一变,从旁系变成郑氏的直系,子孙后代世世代代都能在郑氏的庇护之下享受荣华富贵。

可这家伙的命运偏偏却是充满了波折。

就在上月,这家伙在练习骑术时,竟然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