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交州的吕岱为靠山,刘阐一到南中,即自领为益州刺史,雍闿、高定、朱褒三人分别被封为三郡太守,刘阐这一亮出名号,让本来属于反叛势力的南中诸蛮找到了方向。
“驱逐刘备孽余,收复刘璋基业。”刘阐打出这个旗号也很有诱惑力。
南中的形势,因刘阐的出现而越发的恶化。
——
建兴二年,春三月。
谷a;spana;永昌太守吕凯上报南中叛乱诸事,请求出兵平叛。
丞相诸葛亮召集在蜀的重要官员、将领商议对策,刘阐的出现,让南中的这场叛乱由内部扩张到内部,如果再放任下去,那蜀汉将永无宁日。
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这是诸葛亮心中的理想,但现在,南中后方叛乱越来越厉害,蜀汉如果不尽快解决南中蛮夷之事,后方不稳,北伐也就是一句空话。
在历史上,诸葛亮为稳定南方局势,不得不亲征南中,在经历大半年的苦战后,终于击败南中诸蛮,平定了蜀汉的南方边境,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不过,当诸葛亮提出亲征南中想法后,却遭到了蜀郡太守王连、犍为太守李严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倒不是与刘阐还有勾结,而是认为刘禅尚小,诸葛亮一人现在是蜀汉的支柱,要是在南征途中有什么不测,那对蜀汉来说,不亚于是灭国之灾。
南中不毛之地,瘴气弥漫,诸葛亮不能去,那谁能领军出战?
在历史上,蜀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最后只能是诸葛亮南征。
而现在,刘封的名字被王连、李严等人提了出来,他们认为遍数蜀汉军中,有运筹帷幄能力,又有威慑力,又能妥善处理诸蛮事务的人,唯刘封一人。
为了增强刘封出征的说服力,王连还将善于占卜的张裕等人叫了过来,算了一卜,说是刘封的封字正好能克制刘阐的阐字。
封克阐。
张裕是蜀郡名人,传说中有通天之能,他的话虽然玄之又玄,但信者众多。
王连等人提议刘封南征,有一个现实的难题,那就是好不容易收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