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说要不让老大别读了,自个找个账房什么的挣点钱,也能供供孙子接着读就是。
但想着老头子望子成龙希望他考秀才的心思,老邓氏就默默闭上了嘴。
拿吧拿吧,反正她就是个钱袋子而已。
一听每月可以多拿一两,冯氏心里高兴不已,实则他们一家四口在镇上,一个月花销二两银子,着实是够了的,相公自知读书不行,如今已经是省了很多笔墨纸砚留着给儿子的。
但能多得一两白不得。
老二家的她管不着,但三房这里,那铺子可是实打实的当初叫公爹出了银子买下的,可不像他们,租的。
那铺子两间的门面,楼上还有一层,还带那么大一个后院,地段又好,如今二十年过去,价钱不知都翻了几番了。
她可是打听过得,如今要卖,这两间铺面带一个后院,起码能卖八十两银子!
凭什么呢。
光是每个月给家里二两银子,这算什么,占了那么大的便宜,更何况,柳氏这个妯娌,她了解的很,真那么老实每月上交?
哭穷都是常有的,要不然上个月怎么就回来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呢!明明手里不差钱,非得回来挖家里的坑,不占便宜手痒痒的。
他们才是大房,就算分家,家产他们得占七成,那铺子都是他们的才对,白得便宜了这些人。
冯氏心里嗤之以鼻,面上却不表现出来,连忙装作感激不已的样子,直呼公爹好,一定加倍伺候相公儿子,让他们读书有成云云的。
张老豆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