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家隔壁有个葫芦庙。”
“我知道!”妙玉拍手笑道:“阊门外有个十里街,那里有条小巷子叫仁清巷,里面有一座小庙,就叫葫芦庙。”
英莲被妙玉的话唤起了记忆,激动地连连点头,“阿姐说得对,就是那里!对了,我姓甄!”
“知道姓名地点就好办了!”黛玉高兴地点点头,看了看外面,发现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要停了,于是吩咐年纪稍大点的那个家将,“六叔,劳烦您跑一趟,尽量找到英莲的家人。”
六叔年近五旬,是个面相憨厚、沉默寡言的壮实汉子,他躬身领命后上楼取了钱袋和伞,离开茶楼向城门走去。
英莲惊喜交加,急忙跪下向黛玉磕头道谢。
黛玉扶起英莲,笑着安抚几句。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铜锣响声,众人向外一看,只见一群衙役簇拥着一顶官轿缓缓而来。
掌柜的低声道:“是知府大人的轿子!”
本朝很多律令都延续自前明,不过有几条律令却延续自前汉,比如拐卖人口罪。
前汉文帝时,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被拐卖,辗转被卖了十几家,被逼着烧炭挖煤开山挖石,受尽人间磨难。之后历经千辛万苦,窦皇后终于和弟弟团聚。
从那之后,前汉就对人贩子严厉打击,罪同杀人、偷坟掘墓等重罪。人贩子及其同伙处以磔刑(五马分尸),买家处以黥刑(脸上刻字)并且罚做苦役,无论男女皆如此惩罚。
本朝太祖刘宗敏的小妹妹幼时也被拐卖,对人贩子同样深恶痛绝。大臣们制定本朝律令的时候,他特意命令对人贩子的处置效仿前汉,从重从严治罪。
所以杭州知府李云听说出了拐卖案,赶紧亲自过来处理。
轿子在茶楼外面停下,李云下了轿,迈着方步进了茶楼。他四十来岁,相貌周正,长须垂胸,颇有威仪。
“何人报官?”
“小人报的官。”掌柜的上前躬身应答,低声把事情说了一遍。
李云诧异地看向黛玉,点点头道:“小娘子仗义出手,本官感激不尽!敢问贵姓?仙乡何处啊?”
黛玉屈膝行礼:“小女子见过知府大人,免贵姓林,乃是苏州人。”
“哦?苏州林氏?”李云态度更加温和,微笑着问道:“不知小娘子可认得江浙巡盐御史林大人?”
黛玉点点头:“正是家父。”
李云赞道:“不愧是林大人的女儿,聪明伶俐,秀外慧中,一眼就看穿了拐子的真面目!”
黛玉行礼道谢:“李大人谬赞了,小女子愧不敢当。”
李云笑道:“当得起!完全当得起!小娘子请稍坐,本官先问问这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