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抱着球球一家回到石桌前坐下,给它们喂了些吃的,吃饱后,球球领着妻儿在花园里乱逛去了。
黛玉看着球球一家钻进旁边的花丛,微笑道:“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小球球都这么大了!”
岫烟含笑点头,是啊,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大家都长大了。
这时雪雁匆匆走进花园,把一份报纸递给黛玉。
“小姐,今天的报纸到了。”
黛玉打开一看,首版头条用黑色大字写着‘汉威造船厂新船下水,忠靖侯亲自前往接收’,她对岫烟笑道:“难怪哥哥大前天去了杭州,原来史世伯亲自去接收新船了。”
岫烟微笑道:“瑾哥哥真是奇思妙想,自从他创办了《江南日报》之后,咱们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外面的事情了。”
黛玉自豪地点点头,把报纸往岫烟那边移了移,方便俩人一起看。
今天报纸上的重要内容不少,除了杭州造船厂的消息之外,还有另外几条也引起了黛玉和岫烟的关注——
鲍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方交易所正式挂牌,由于他们使用了扬州科学院发明的新式手摇纺织机,被股民们一致看好,首日股价暴涨了三倍;
四海银行分别向扬州养济院和扬州育婴堂捐助十万两;
皇家江浙盐业集团股份公司第一季度照常分红,每股红利五十文;
琉球海域海盗猖獗,琉球相国王羡宣称有足够能力保护琉球民众不被海盗侵袭;
镇江一批地方豪绅聚众对抗朝廷的摊丁入亩政策,当地官府为此抓获了上百人。这条消息最后还有评论员文章,言之有物,一针见血,把那些豪绅的丑恶嘴脸彻底揭露。
黛玉指着评论员文章末尾的署名‘云春’,笑道:“云妹妹和三妹妹的文章还是如此尖锐,一点面子都不留啊!”
林瑾创办了江南日报之后,湘云觉得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十分有趣,于是拉了探春一起取了个‘云春’的笔名,写了几篇诗词和文章投给报社,没想到大受读者好评。她俩一发不可收拾,全心全意投入了进去,如今是江南日报最出名的评论员,名气大得很。
岫烟微笑点头,很佩服湘云和探春的勇气,她就没有这种胆量。
黛玉忽然惊讶的咦了一声:“英莲也发了篇文章,《扬州养济院的报童》,咱们得好好看看,这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