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郎连连摇头说道。
“咱们厂里一共也就一百多个工匠,就是全拉过来造火枪,不说别的,就是两千支枪管也要用上半年的时间,枪管要一锤锤的打出来,还有就是钻膛,更是费时费工。”
“打制枪管?”
看了看手中的燧发枪,施奕文这才想起来,这个时代的枪管是用铁板卷制而成。从卷管到光管,每一步都是费工费时。
施奕文曾看过他们打制枪管的过程,先取一块熟铁然,在锻铁炉上加热,然后把红热的铁板放在u形的模具,不断的敲打,经过多次捶打的铁板慢慢的变成了u形,就这样不断的重复。整个过程全部都是人力。
人力……
想了想,施奕文说道。
“人力不够,为什么不能用水力呢?”
“用水力?”
太郎惊讶道。
“公子爷说的是水力锤?那个不是打制盔甲的吗?”
“对啊,就是水力锤,既然它可以打制盔甲,那肯定也能打制枪管了。”
“可,公子爷,那个锤太重。”
“那就换轻锤,多尝试一下,有现成的水力锤不用,何必非要用人力?有现成的工具,要想办法扩大的它的应用范围,还有这个枪管打磨钻膛,我看也可以用水力钻,咱们这边临着北溪,水力充足,用水力代替人力的话,我估计应该产量至少能增加几倍……”
整整一天,施奕文一直呆在兵器厂,和工匠们一起研究着如何扩大水力锤的应用范围,顺便又弄出了一台木制的卧式钻床,用于加工枪管,其实钻床在船厂那边早就投入了实际应用,专门给龙骨、肋骨钻孔。
有时候新技术的应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迅速,至少在应用范围上,总需要通过一些改进,才能加以应用。
忙活了一天,等弄好了那台木制钻床,离开兵器厂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在施奕文将要离开兵器厂时,便朝着河对岸的船厂看去。
“差不多是时候把船厂搬过来了……”
盯着对岸的船厂,他自言自语道。
现在这边基本上已经走上了正轨,甚至就连人口也早就突破了万人——十天前,他再次从皮岛回来时,五艘船运来了整整四千六百人,虽说船上的拥挤程度远甚于大名鼎鼎的“运奴船”,可也就是短短几天而已。这些人的到来,让这里的人口突破了万人大关。
单从人口上来说,这里已经不逊于北港了。
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