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名将 武举(1 / 2)

王景随口称赞一声,拿起朱笔勾勒几下,把科举前十的排名重新调整,这是身为皇帝的权利。

「沈先生,这次恩科有多少人合格?」王景问道。

沈翼连忙禀报道:「臣按照陛下的指示,这次恩科点取的进士有九百人,是前面几次入选的三倍,除此之外,副榜还有两千一百的同进士。」

「得到进士和同进士资格的共有三千人」

王景皱了皱眉,看向汪广洋,问道:「朕记得大夏各地官吏的缺额,至少有六千余,怎么只招录了三千人?」

「陛下容禀!」

汪广洋迅速上前禀报道:「参加恩科的士子能力有别,臣等已经把这次的名额扩大了数倍,难度大降,在这种情况下连同进士都无法入选的士子,能力可想而知。」

「地方缺少官吏,可以让各地的举人填补,毕竟各行省府县缺少

的大部分是底层官吏科举选拔的是整个大夏的人才,不可因为一时之困,而把科举的规矩彻底破坏!」

「这是臣之所想,还请陛下明鉴!」

对于沈翼、汪广洋这种对于科举无比推崇信奉的儒家士子来说,科举无比神圣,更是寒门平民超脱阶层的最好阶梯。

大夏王朝官吏缺额,可以将进士的名额扩大三倍,毕竟眼下大夏需要抓紧一切时间休养生息,将官府的体系扎根各地。对官吏的需求最重要。

所以,沈翼、汪广洋能够理解这点,这次可以暂时修改规矩,只要下次恢复正常就行。

但,暂时修改规矩,并不是说可以把科举的规则肆意的破坏,

进士名额扩大到三千,便是他们能接受的极限。若是一下子扩招到六千余人不仅沈翼、汪广洋无法接受,那些通过科举入仕的众多官吏也无法接受。这次名额扩张到六千多人,等下次科举瞬间缩减十倍,参加科举的士子必然无法接受。

「嗯,你说的有道理,是朕想的简单了,那就按照政务省的意思办,乡镇以下的官吏,让各行省征召举人填补」

王景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只要还是人,就肯定会有想不到的地方,会有缺陷、失误。

他神魂强大,能过目不忘,心念电转,但内政方面,很多琐碎繁杂的事情,他不可能全部了解。

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妥妥当当。

王景在围杀项羽之后他就隐约触摸到了半神级的门栏,但这些是他的个人实力,和处理国家大事的经验没有任何关连。

实力再强,办事也会有想不到的地方。

不过王景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麾下文臣武将只要能提出有效的建议,他都能接受并改正,这便是明君必备的素质,能听进去话。

大夏的科举结束后。

武举在城外的军营举行,武举的当天,军营还特意为金陵的百姓开放,顿时有大量的百姓前往校场周围围观。

武举第一关考的是个人实力,只要能达到四阶就能通过。

只要能有一门吐纳修行的法门,再加上一定的天资和资源,想要成为三阶武士并不困难,而三阶到四阶,则是武士实力蜕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