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让你抄袭,没让你超越【8000、求订阅】(2 / 2)

武昭这算是全力保宁辰了。

让两个农家学正入朝来讲。

已经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此事,对宁辰的影响。

“殿下,闵学正,不在京中。”宁辰对武昭说道。

“现在何处?”

“在隶府。”

“派飞骑去接,此事不可耽误。”武昭倒是非常果断。

这也是武昭对宁辰的一种保护。

既然宁辰这边不太可能有结果。

那不如直接快刀斩乱麻。

尽可能把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

不让这个事情,发酵的时间太久。

武昭决定了的事情,宁辰也没什么办法劝阻。

宁辰对此倒是也完全不担心。

因为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成功就是不成功。

最多就是多一点【佞】点。

一个时辰之后,风尘仆仆的闵思,与衣着光鲜的朱家治下的农家学正,同时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在闵思回来的路上,孙伴伴已经跟闵思,大概说了一下朝堂现在的情况。

闵思儒家六品,就算不在朝中,自然也明白此事严峻。

之前闵思倒是没想过会如此复杂。

现在发现此事竟然关乎圣道之争。

如此一来闵思就更加觉得宁辰对自己的支持难能可贵。

尤其是宁辰从来不曾催促过自己,甚至还总是对自己好言安慰。

这一点,宁辰可是比他那个师兄强了太多倍了。

闵思都想要是自己年轻上十几岁的话,一定会爱上宁辰的。

至于柳仲直,呸,这个臭男人。

站在朝堂之上的闵思,歉意的看了宁辰一眼。

只是这一眼,宁辰就明白,这一波自己稳了。

显然闵思最终依然没有成功。

“闵学正,红龙地果之事,可有新的进展了。”武昭对闵思问道。

闵思拱手,道:“回殿下,我愧对宁大人对我的信任,红龙地果一事,依然没有太大进展。

地中所产之果,很难与妖地所产之果相媲美。”

听了闵思这话,宁辰的心中是很开心的。

当然柏文昌那边也非常的开心。

朱家那位农家学正,同样非常开心。

三皇子武炎、大皇子武豫,以及那些藩王都非常开心。

这一次,他们就要抓住这个事情,好好的报复一番宁辰。

朱家学正待闵思说完之后,不等武昭发问,就直接拱手道:“殿下在下伍正堂,半圣朱家治下农家学正。

我已经将我在滦州,培育的红龙地果带了过来,还请殿下和诸位大臣一观。”

人家都带来了成品了,自己这边连地瓜影都没有。

宁辰一想到这个,就满心的欢喜啊。

对宁辰来说不成功就是成功。

接下来宁辰都想好剧本桥段了。

等下看过了朱家的成品,一定会有人对自己发动攻击。

说自己浪费钱财,却一事无成。

到时候还愁没有【佞】点。

很快有人将伍正堂,在滦州培育的地瓜,给搬运了上来。

整整十箱的地瓜,大概有六七百斤的样子了。

而且单看个头和品相的话,比妖地大皇子带来的都更好一些。

伍正堂享受了一下,那些惊讶的目光,才开口说道:

“殿下,这是我在滦州一亩地培育出来的数量。

本来是有七百三十斤的,不过路上运输损耗了一百斤,现在还剩下六百三十斤。

不过就算是这样的话,单论亩产的话,依然是现在粟米两番,稻米的一点五番了。”

听到这个报出来的产量和数字,满朝文武都议论了起来。

就是武昭都不由得心中大动。

这样的产量,如果全面推广的话。

武朝那里还用担心,粮食困境。

没有了粮食之忧,那人口自然会快速增长。

只要有人,武朝无论是想要对付蛮族还是妖族,都可以游刃有余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红龙地果,绝对是兴国的神器。

闵思拿起了一个伍正堂带来的红龙地果,从上面扣了一块泥土下来,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你用的应当不是我大武朝的泥土。”

伍正堂看了一眼闵思:“的确不是。”

说完之后伍正堂傲然说道:“这是半圣朱家,为了支持我立农家,从妖族之地取回来的红龙土。”

伍正堂这么说无非是为了表示,朱家对于百家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的。

只是这个却是正中了闵思下怀。

“从妖族之地取土,那就是说你用我武朝的土,同样没有培育成功了?”闵思抓住了这一点反问道。

伍正堂微微一愣,不过还是坚决说道:“只要能够种植成功,哪里的土又有何妨?”

闵思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又有何妨?你既然说自己是农家,那你告诉我农家当为谁服务?”

伍正堂不知道闵思问这个干什么,不过还是道:“自然是为农事服务?”

闵思点点头:“你能说出为农事服务,还算你有些见识。

那我再问你,是谁在做农事?”

伍正堂不假思索的说道:“自然是农民。”

闵思继续点头,而后说道:“你说的不错,农民在做农事。

那么现在你告诉我,武朝千万农民,有几个能去妖地取土种植,红龙地果。

如果想要成功的话,我直接以我修为取土回来,早就成功了。

可是宁大人告诉我,想要做成此事,当从最普通的农民出发。

需要用他们平常都能接触到,平常都能用的方法种出这红龙地果,此事才算是真正的成了。”

闵思把自己的话记在心头这很好。

不过这依然还是掩盖不了,闵思失败的事实。

所以自己这算是另类的又当又立了。

伍正堂听了闵思的质问,倒是一点都不见慌张。

“原来你担心的是这个问题。那我大可以坦白的告诉你。

半圣朱家,为了能够推广此物。

为了农家可以走的长远。

已经准备取十万亩的红龙土,铺展在滦州。

我已经试验过了,除了土不一样,剩下的种植方式皆没有任何困难。

滦州普通的农民,轻松就可以掌握。

十万亩。

就算是每一亩,只有六百斤。

那也是六千万斤!”

闵思听到朱家用了这么大的手笔,眉头也是微微一皱。

“半圣朱家,对农家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绝不是宁大人这种口头说说就算了。”伍正堂此事还不忘拉踩一下宁辰,向自己的主人,摇摇尾巴等赏。

听到伍正堂竟然拉踩宁辰,闵思就不乐意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明面上宁辰是自己的上官。

可是心底里,闵思早就把宁辰当成是自己子侄一样的爱护。

说自己可以,说宁辰不行!

“不遗余力?帮你取土就算不遗余力了。”

“那好我问你,既然你已经收获了。

那你就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同样一块地,红龙地果种植之后的产量,一次不如一次。

最多收获三次,产量就会锐减。

你觉得这个问题,到时候该如何解决?

继续让朱家替你取土?

第一次妖族可能不会有反应。

但是第二次妖族还能放任朱家随便取土?

为了取土,死十几个大儒几千武夫,这事就合理了?

再有红龙地果全部种植在滦州。

到时候运输起来,会损失多少?

你如此小心运输,都损失了一百多斤。

如果大规模的运输,又会损失多少?

这些你都考虑过吗?”

闵思火力全开,伍正堂直接哑口无言。

这些问题,伍正堂的确没有想过。

伍正堂只是觉得,首先要解决种出来的问题。

至于后面的问题,等真的碰到了,再解决也不迟。

反正朱家也告诉自己了,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宁辰的农家打压下去。

以后的事情,朱家自会想办法帮忙解决。

对于一个半圣家族的承诺,伍正堂是丝毫不怀疑的。

闵思一番输出之后,转头给了宁辰一个温暖慈爱的微笑。

宁辰看着闵思对自己的笑,瞬间就想到了一个词——姨母笑。

显然闵思这是直径把自己当成她的小爱豆了。

不过不要紧,闵思想当自己姨母就姨母吧。

只要闵思守住一条底线,就是自己没有种植成功红龙地果就行了。

武昭倒是没想到,原本会一败涂地的一局。

竟然可以被闵思,扳成半赢半输。

不过闵思为何要如此帮助宁辰?

刚刚那个笑容,好像是母后,当年看我时候的笑容。

看来是闵思把宁辰当成是她的子侄了。

嗯,那就没事了。

被怼的发懵的伍正堂,在懵了一会之后,也调转枪口道:“不过你说什么,你都不能否认一点。

那就是你失败了!

你并没有种植出红龙地果。

你现在所说的这一切,不过都是你为自己失败找的借口而已。”

宁辰默默的给伍正堂点个赞。

“儒生的脑子就是聪明,就是够用。”

“这要是换成武夫的话,估计现在都败下阵来了。”

“不对,这事武夫从头上就干不了。”

火力全开的闵思,此时也杀疯了。

面对伍正堂的挑衅,闵思直接回击说道:

“我的确没能成功的种出红龙地果,

但是我知道如何让武朝十三州所有土地的产量,增加五成!”

听到闵思的话,最心惊肉跳的就是宁辰了。

没等宁辰做什么反应,武昭就已经星眸闪烁的对闵思问道:“闵学正,有什么办法,速速说来。”

相比于只能种植在滦州的地瓜。

武昭更感兴趣闵思说的。

首先闵思说的是全国,其次如果地瓜只能在滦州出来的话,那自己等于又被增加了一层封印。

伍正堂听了闵思的话,却是直接不屑的笑道:“就算想要立农家,也不该说这样的大话。还增加五成,你怎么不说翻倍?”

闵思道:“翻倍并不是不可能,不过我还需要试验。

我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增加五成。”

还能翻倍!

武昭感觉自己的手都颤抖了。

如果在自己的治下,粮食问题彻底解决。

那人族和武朝,就真的准备起飞了。

那自己这个皇位,坐的只会更稳。

宁辰听到闵思这么说,都开始怀疑,自己这个姨母,是不是开始为了保护自己爱豆,开始吹牛-逼了。

增产五成的话,宁辰觉得自己还有可能努力一下办到。

比如说抄袭一些手工可以使用的农具。

增加一下种植的效率,这样可以种更多的地,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种的地多了,产量就上去了。

可是翻倍!

宁辰不觉得这事能成。

一两个地方翻倍可能,武朝十三州同时翻倍。

就现在这个科技树,宁辰想不到办法。

闵思看了一眼等着看自己笑话的伍正堂,而后拿出了一本,闵思自己记录的小本本。

“殿下,这是我整理记录的一些办法。

我只说其中一条,只这一条就可以增产两成。”

伍正堂面露不屑,完全不相信闵思说的。

闵思也不管伍正堂,自顾自的说道:“殿下,我这一次受宁大人启发,深入到真正的田间。

才发现了田间产量上不去的真正问题。

虽然朝廷解决了土地的问题。

但是农民依然是靠天吃饭。

如果遇上灾年的话,浇水都是问题。

不过如果朝廷可以排出一些武将、儒生。

帮忙兴修一些水渠,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灌溉之事。

农民再不用看天吃饭。

一些远离水源的下等田就可以变成中等田,中等田就可以变成上等田。

同时如果水源充沛的话,我武朝的梁州、玉州、茂州、越州、文州。

就可以完成两次种植了,如此一来,产量至少提升两成。

而朝廷需要给出的,就只是一些武将和儒生而已。”

兴修水利!

宁辰是真没想到,自己的姨母竟然从这个方面着手。

这个倒是宁辰没想过的,因为宁辰也不知道,武朝下面真正的农民是咋样的。

可是自己姨母这一招兴修水利,是真的可以解决问题的。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

宁辰心里都没有想完,就看到自己的【忠】点在缓慢但却坚定的开始增加了。

“除了水利以外,还有一些种植方式的改变,我也都记录在了书中。

这些足以增加五成的产量。

产量翻倍之法,我在书中也有提到。

不过还需要我亲自去验证一下,但是我对此事很有信心。”

顿了一下,闵思看了一眼宁辰,坚定的对武昭说道:“殿下,我虽然没有成功种出红龙地果。

但是宁大人给我的点拨和启示,所带来的结果,我觉得远超红龙地果!”

宁辰看着自己的姨母,现在心中就一个想法:我让你抄袭,没让你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