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匹夫一怒,血溅三尺(2 / 2)

“不想知道。”

徐峰冰冷说着,让宋浩然有些复杂,甚至心底更难受了,似乎想不到这个年轻人会这么说。

一连唤了几次徐峰才留了下来,宋浩然沉思着,脸上闪过复杂之色,最终道:“我祖上乃是寒门出身,替乡绅放牛之余偷偷跑去白鹿书院听教书先生讲书经义,贫苦无钱买笔墨,便用树枝代替,以大地为白纸练字书写,每日刻苦背读诗书,后来得到一位大儒赏识破格入白鹿书院中听课,因为天资超群逐渐锋芒毕露,一路通过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拔得头筹成为元平三年的状元,被夏玄帝赏识重任。”

“祖上踏入官场以后青云直上、官运亨通,十年内成为夏帝的左膀右臂,替帝王揪出奸官佞臣、灭杀无数贪官污吏,其铁面无私、清廉正直获得朝臣帝王一众敬佩赏识,后来祖上儒道聚思凝神成为大儒,轰动一时。”

“可谁想一次清查白莲教香火之事牵涉皇亲国戚,祖上三次再拜夏玄帝不为所动,最终家中自缢,以死来告诫天下人。”

说到这里,宋浩然怒火都快要从眼睛里喷涌出来,浑身都在颤抖,指甲戳到肉里都不知道。

过了许久,当情绪平复些以后才继续说道:“祖上以死告诫君王,可君王非但不厚葬,反而压制此事,天下人只知风头无二的宋家大儒病逝家中,并不知其过往,往后家道中落再无权贵名门往来,哪怕是依附祖上得势的亲戚都瓜分财产离去,偌大的门户人走茶凉无人看护,当年自诩宋君子弟子的众多读书人都一哄而散,无人再来亲近,紧接着皇亲国戚与无数佞臣的报复也来了。”

“当年若非舍弃家产逃离国都,又请来白鹿书院的大儒相救,恐怕如今宋家再无半点香火。”

“自此,偌大的宋家就剩余我一人,我不服输埋头读圣贤书接连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谁知主考官员乃是当朝佞臣一系,曾与我祖有间隙,于是我堂堂一状元竟然被打发往偏远荒芜的小县中担任知县,历经多年以灼灼功绩方能晋升,却已是半百之龄。”

“如此贪官污吏谁人不恨?君王无德官场黑暗,吾心中生出报复之心,势要给大夏王朝一个惨痛教训……”

听着宋浩然述说,徐峰暗暗回忆。

元平三年乃是上一代夏帝夏玄帝的时代,如今乃是夏扬帝的永明三十一年,时间过了九十多年,换起来差不多是三四代人过去。

伴君如伴虎,何况帝王所行乃是平衡之术,恐怕当年宋浩然的祖上只是皇帝用来对付奸佞权臣手里的枪吧?

毕竟官场里的事情复杂无比,外人又怎么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至于白莲教……

这个世界为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