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他已经震撼的说不出话来了。
“怪不得这小子不愿拜我为师!还真不能怪这小子呀!
我即便就是收了这小子,我又能传授给他什么呢?
速写和工笔花鸟画也就不说了,就这手瘦金体而言,还有再能教这小子的人吗?”
这是此时此刻刘教授内心之中最真实的想法。
由宋徽宗赵佶一手所创的瘦金体,本就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曾经还于主流审美有过冲突,若非宋徽宗赵佶显赫的皇帝身份,这种与主流审美相悖的字体,恐怕根本就不会流传下来。
后来,即便流传下来了,但是还是不断有大儒跳出来抨击,甚至一度不承认,这是一种书法。
所以,自宋徽宗赵佶之后,在这种字体上,有所建树的书法家很少。
丁晓剑完美提取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天赋之后,现如今,在这种字体上的造诣,放眼整个宇内,还真没有能出其右者。
当然了,也不乏有那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
不过呢,刘教授绝对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会倚老卖老,也不会用年龄来看问题。虽然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但是他敢于承认,敢于承认他在这种书法上的造诣不及丁晓剑。
震撼过后,刘教授很是虚怀若谷。
亲眼目睹了两幅上乘之作的诞生,他觉得他不能不说点什么了。
“真是我西艺之幸啊!
丁晓剑同学,你在瘦金体书法上的造诣,我刘滤溪自愧不如!
你的美术天赋,真的是惊到我了!
同学们,你们也来一起看看吧!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幅瘦金体书法作品,是我见到过的除宋徽宗赵佶真迹之外,最高水准的作品!
你们看,“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这正是徽宗赵佶的《秾芳诗帖》。
你们看看,丁晓剑所书写的这40个字,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书法结构潇洒自然,笔致劲健古柮,其功力直追宋徽宗赵佶真迹。
真神品也!
宋徽宗赵佶的这幅“瘦金书”代表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几年前,我曾有幸亲眼目睹过。今天我给丁晓剑同学这幅作品这样的评价,其中不含一丝水份,很客观。
你们看,这里头的“如”字,沉稳中透着一股帝王霸气,相比其它字,笔划显得很粗,每一处收笔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