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破天荒头一遭(2 / 2)

产线任何环节极其微小的变化都能无延时的通知到工作台,任何工序出现的微小瑕疵都能立即被发现,甚至在光刻的过程中对性能和能耗的评估也都在实时进行。

哪个环节有问题,那是一目了然。看起来就像在做仿真一样,当然,即便发现问题立即改进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但这种数据都是仿真工具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啊,如果有了这些……

生产的过程像仿真,所有东西通过控制台可以看得一目了然。

而仿真的过程又全面详实而准确的映照生产,从而保证流片不失败。

杨晓全身的血液都有些沸腾——他第一次看透了康硕要做的事儿,而这,是他这个专业人士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不仅是他,整个世界都没人敢想。

看着杨晓既激动又纠结,想说什么而又什么都没说的样子,康硕也是笑了:

“杨总,这就是智能的威力。我有一种预感,在未来算力就是理所当然的战力,而智能程度就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最主要源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国家的工业母机精度不够,只要算力上去,智能控制的程度提高,就绝对能制造出精度更高的工业母机,而精度更高的工业母机再加上超强算力和智能控制,就能制造出精度更更高的工业母机,如此几个循环下去还怕精度不够?”

“光刻机也算是这类机器,仿真系统与产线上的这套系统应当配合的天衣无缝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后续就看夏大九天的选择了。”

“想,我想!”

杨晓激动的差点就脱口而出,但他忍住了,夏大九天不是他一个人的夏大九天,康硕所提的条件他一个人做不了主。

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杨晓彻底坚定的站在了康硕的这一边。

康硕那天问的那句“夏大九天远不远做第一个呢”这个问题这几天就时时刻刻回响在杨晓耳边。

原本在他心中就根本毫无可能的事情,现在已经变得顺理成章了——这看起来好像一点儿也不难,所有的基础混沌科技这儿都已经搭建好了不是吗?

数据有,平台有,实时监测反馈做到了极致,剩下的无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