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老爷福安!小的是陈树,原是房府管事。”男子趁机躬身问好。
如娘也帮忙介绍身份,这就是她那位远房亲戚,后谋得房府管事一职。
赵知来瞬间记了起来。
“哦,原来你是陈管事,可寻到房府二爷?”
陈管事略带悲伤:“判官老爷,二爷一听老太爷殉难,姑姑投河,就一病不起……撒手去了。”
赵知来安慰道:“丙子之难,京畿惨遭蹂躏,房师慷慨就义,定名留千史。”
陈管事一躬到底。
“判官老爷,小的斗胆求您一事。”
赵知来扶起他:“陈管事,何须此言,但说无妨。”
“判官老爷,二爷临终之前曾嘱咐小的,要给老太爷修墓。”
“正好,安州殉难者很多,本官也要修建祠堂,让他们享受香火。”
陈管事面露难色。
“判官老爷,二爷让小的修座墓园,就在祖地。”
赵知来皱眉道:“墓园啊,确实不太简单……”
陈管事连忙解释。
“判官老爷,园子不用很大,二爷说老太爷喜欢清静,无需大动土木……”
通过他一番诉说,赵知来明白,就是稍大点陵宫。
冲着房老太爷的气节,赵知来愿意满足房家人的愿望,只是稍微想了一会,让陈管事错会意思。
“判官老爷,二爷是让小的抵了宅子,再去给老太爷修墓。”
听陈管事这样一说,赵知来恍然大悟,难怪他想求一件事情。
恐怕陈管事担心赵知来占了宅子,不想交还,害怕没有银子给老太爷修墓。
赵知来理解他的担心,同时,还被陈管事的忠诚感动,清军破城,不是想着卷财跑路,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出门寻找二爷。
等到二爷去世,也不是想将宅子据为己有,而是遵从二爷遗愿,抵押宅子换钱,去给老太爷修墓园。
赵知来正好缺一位男管家。
竹兰毕竟是一个女人,很多事情都不太方便。
“陈管事,给房师修墓园没有问题,但你得答应本官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