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都不平静(1 / 2)

诸天武命 我叫排云掌 3089 字 2023-07-29

时间流逝,很快就到了五月。

果然不出所料,南方到了雨季,从之前的阴雨连绵,变成了大雨倾盆,而且下个没完没了。

尽管南方各地,尤其是河流附近的城镇乡村颇有准备,却也没料到水势涨得那么快。

几乎就是以肉眼可见速度上涨,水灾顷刻间蔓延。

南方各地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到当今案头。

当今郁闷得差点吐血,对于地方官员的无能,再次有了深刻的认识。

明明知道可能有水灾,地方官员依旧抱着侥幸心理,各种防灾准备严重不足,等水灾真正到来就傻眼了。

没什么好说的,朝廷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派遣钦差赶去,监督地方官府正常运转,顺便救济灾民,至于更多的就没指望什么了。

当然了,遇到那些表现差劲的,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至于该摘官帽子的也用不着客气。

当今也是有心理准备,打算趁机清洗一下官场。

真要说起来,这些破事都是他老爹,上皇遗留下来的麻烦,结果得叫当今帮忙收尾,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上皇晚年,突然开始追求身后名。

自然而然的,放开了对官员的约束,导致官场上各种乌烟瘴气,山头林立互相攻击。

南方官场,被几大派系牢牢把持,其余派系官员根本就没办法在这里立足。

时间一长,自然导致各种平庸的官员大量充斥官场。

平时还没什么,有派系力量支撑,一般就是御史台都不愿意轻易招惹是非。

结果遇到了事情,有没有能力立即原形毕露。

之前碍于上皇的颜面,当今也不好折腾太过,眼下机会难得,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于是,今年还没有过去多久,从北到南被拿下的官员数以百计,一下子空缺了大量实权职位出来。

凡是有机会上位的候补官员们,一个个忙碌起来找门路寻靠山,想要趁机上位摆脱后补的尴尬处境。

宁荣二府作为京城实力派权贵,自然也是众多后补官员抱大腿的对象。

只是,宁府这边贾蓉经常不在,秦可卿也不好招待外男,倒是没有那么多上门拜访的。

荣府这里,则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贾蓉倒是没有拒绝收纳门人,也会安排几个能力不错的,可也就是如此了。

毕竟,在官场上单看人品是不行的。

另外,手里有权没权可能又是两种心态,他可不想因为门人的事情,被御史台给盯着不放,那就冤枉了。

他安排下去的门人,都是需要做事的位置。

有没有能力,或者说愿不愿意做事,一看便知。

贾蓉真正需要关心的,则是贾氏族学培养出来的一干官员,这次倒是一个不错的安置机会。

南方那边就不指望了,没有根基贸然将人送过去,不是被同化就是被排挤,何苦来哉。

而且那里是世家和士绅的天下,开国勋贵的力量伸不过去。

北方这里情况要好得多,士绅力量没那么夸张。

因为地理和经济因素,这里的世家力量也没那么强大。

起码,开国勋贵集团的话语权是很大的。73zw捌.com

不用太过担心受到排挤的问题,只要自身表现不差,宁府基本都能罩得住。

关键的是,贾蓉安排的族学毕业生,基本都不是走的科举路子,想要升迁相当艰难。

从九品跨越到八品就是不小进步,若是能够成为七品县令,那升迁速度就很迅猛了。

为了不引起太大波澜,宁府这边也没做得太过。

基本都是将人安排成为县衙主薄,县尉以及县丞一类官职,如此已经让那帮家伙很满意了。

之前,他们基本都是漕运衙门下属的仓使一类存在,九品职位的事务官吏。

虽说油水不错,可基本没什么前途可言。

眼下能够跳出漕运衙门的藩篱,进入地方官府衙门做事,不仅品级上去了,就是前程都光明多了。

官场上的潜规则,非进士非恩荫官员,最高能够做到五品知府位置,已经算是一方豪雄了。

若是还在漕运衙门当仓使,最高能够混到七品的大使就已经烧高香了,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当然了人各有志,有人喜欢仓使这样安稳又有油水的职位,不想去地方衙门官府拼杀,也是强求不来的。

经过一番运作,宁府或者说贾氏族学的影响力和势力,在短短时间内迅速扩张。

虽然还不起眼,可过上几年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

别的不说,起码打通了不少地方官府衙门的渠道。

后续的族学毕业生安排的入职机会,可要比前辈多得多了。

贾蓉有条不紊的安排人员,低调之极很难引人关注。

没办法,有隔壁荣府帮忙吸引外界注意。

荣府一点都没有遮掩,对于上门的家伙来者不拒。

说一句收礼收到手软都不为过,真特么的荤素不忌。

政二老爷最近的精神状态相当不错,满脸红光一看就知道有什么好事。

在宁荣街遇到几次,贾蓉只觉得好笑。

听闻政二老爷收门人收到手软,也不知道能不能记住所有人的姓名?

至于将所有门人都安排妥当,就是内阁大佬都难以做到,更别说政二老爷了。

按说,政二老爷在通政司混迹那么久,听过的事情应该不少吧,难道以为自己能够驾驭那么多的门人?

后来才知,都是王夫人的锅!

这位称得上一句‘见钱眼开’,不管什么人送上的银子和贵重礼物,她都敢收下。

也不怕里头有问题,反正好处她得了,收尾的事情就得政二老爷负责了。

偏偏老太太也是不管不问,好像不知道一般,怎么可能?

政二老爷又是个爱面子的,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也不可能朝王夫人大吼大叫表示不满,只能将郁闷憋回肚子里。

当然,他的耳根子一向很软。

被新收下的门人一阵吹捧,整个人都飘飘然起来。

能够安排下去的,他倒也没有吝啬,只是荣府的牌面毕竟有限,能够安排五六人已经是极限了。

再多,就得动用金陵四大家族的资源,政二老爷也知晓其他几家不太可能松口。

贾蓉倒也没说什么,既然是政二老爷的门人,以后出了什么问题,政二老爷就要负主要责任。

不过在那几位被安排的门人上任时,他还是派身边的人过去警告提点了一番。

说话用不着那么客气,荣府能安排他们的职位,自然也能将他们的官帽子轻松摘下,要他们不可自误。

荣府的门庭如市并非独一无二,最近不少权贵府邸门前,都是这么个车水马龙的景象。

如此,倒也没叫荣府特别显眼。

再说了,以荣府的能量,能够安排一两位五品知府,已经就是极限了。

比起其余权贵,安排的四品甚至三品实职,那就要逊色得多了。

唯一例外的,就是贾雨村这厮。

不得不说,在没有彻底发迹,或者说达到自身目的前,这厮的表现相当谦虚低调,而且能力也十分出众。

之前,他和林如海一家子一同上京,经过一番操作混到了五品知府的位置上。

和红楼原著不同的是,此时的王子腾可不是京营节度使,自身的能量有限得很,而且还集中在地方驻军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