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艾也觉得腿脚有些酸软,两人从早上奔波到现在,几乎一刻未停。
相约一起去做了个汗蒸放松了一下,驱散了疲劳感,两人随便找了家餐馆吃了点饭,却都没有兴致去看电影了。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又是联系装修公司出装修计划又是去猎头公司催问技术团队的招聘情况,也是忙得团团转。
装修公司这一块就都交由方兴艾去具体沟通了,她早已做足了功课,在网上找了不少国内国外的开放式办公场所的图片。
陈朝璘只等着装修公司出了具体的效果图后再说。
技术团队那边猎头公司已经联系上了合适的目标,是一间国内大厂的一个完整的项目组。
大厂的这个项目在和竞争对手的竞争当中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其实陈朝璘知道,这并不能代表这个项目组就完全没有实力,而是这家大厂本身就没有做社交的基因。
项目落败是早晚的事情。
这个项目组目前被裁撤的可能性比较大,原本他们是计划出去单独创业的。
现在猎头公司找上了他们,极力劝说他们加入一家新的创业公司。
项目组一共有8个人,要挖的话只能是整体都挖过来,猎头公司现在也是和对方的项目负责人直接商洽的。
陈朝璘浏览了一下这个项目组的负责人的相关简历情况,他对此人有些印象,前世里好像此人创业成功了,不过他很快就将创办的公司股份卖掉套现了,后来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里。
陈朝璘回来和方兴艾商量,他准备把谈判的心理底线放宽到给技术团队40的原始股,他和方兴艾拿60。
未来在每轮融资稀释的过程中都授予技术团队相应的期权激励。
技术团队过来薪酬从优,整体过来的话,一次性付给整个团队200万的签字费和100万的安家费。
技术团队全体人员的薪酬在原来大厂的薪酬基础上上调15,以后每年上调的幅度都不低于15。
陈朝璘的条件可谓是宽厚得没边了,极具有诱惑力。
方兴艾却有些踌躇,她觉得陈朝璘太过于激进和急于求成了。也许可以以另外的方式来打造技术团队或者挖技术团队。
陈朝璘却认为互联网创业讲究的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