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亲自寻访(1 / 2)

在清丰县找到那些做活儿的长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自从上次的大风波过去之后,那些修葺匠对于宫家出资修葺的事情算是彻底寒了心,本来心中就又怨怼,现在于亦谦又是新官上任,谁知道他是不是一时脑子发热想出的诀窍。

于是,几乎每一个曾经参加过修葺事宜的长工们,在那老翁第一轮拜访之后,都紧紧关起了自家的大门。当于亦谦再度跟着老翁前来时,索性连门都不开了。

第一户人家是这种态度时,老翁还想于亦谦替那些工人开脱几句,说是要谋别的生计,估计是出门去了,可两三家都是这样的情况之后,那老翁的脸色也不大好看,叫县令大人吃闭门羹,这胆子也太大了。

“县令大人,这几个估计都是家里有事情,可是您也不能跟着我们这下人跑,不如,您先会县衙等待,等到我把人都叫过去之后,再统一说,不知您意下如何?”

日色渐高,暑气也开始蒸腾了上来,虽不至于炎夏那样难熬,但是一家一家的跑也不是什么舒心的事情。

老翁自以为这个想法实在妥帖,既照顾到了于亦谦的体力,有照顾到了县衙的脸面。于亦谦怎么都不会不答应,然而结果却真的是,于亦谦沉着一张脸,想了一会儿,问道:

“可有长工家,是住在去县衙的路上的?”

老翁交叉着双手,思索了片刻,方才回答道:“有,是有一个,不过那是个小儿,没了爹娘,住在破桥洞里,整天出去做一些零碎的活儿,有的时候工钱还吃不上一口饭。”

于亦谦听说之后,脸上表情又是一阵变换,好像是在担忧,清丰县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口,但事情太过复杂,最终只是缓缓地开口说道:“那我们就过去看看,别人家先不用过去,了解到了情况之后,我自有办法。”

老翁不知道于亦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县令大人都说了他有解决的办法在,自己也不好在说什么,便跟着于亦谦往县衙的方向去,时不时的撩开车帘看一看走到了哪里,有没有到那个小乞丐的桥洞口。

“停停停!”

不过一会儿,于亦谦的车就停在了前往府衙要经过的金水桥上,老翁止住车马,对着于亦谦说到:

“县令大人,这小儿住的地方真的很破败肮脏,您还是不要去了,我去将他叫过来,您也不用下车,隔着车帘问他几句话就行了。”

老翁说的应当是实话,因为车停到这里的时候,于亦谦就隐隐约约的闻到了一股令人不太舒服的味道,像是气温太高,导致的什么东西变了质。

但是对于老翁的这个提议,于亦谦仍旧皱着眉摇了摇头,“既然是为官,自然要处处体恤百姓,况且这件事情关系民生,岂能嫌脏嫌累?”

说罢,于亦谦就先老翁一步,掀开车帘走了下去,下车的身影决绝,竟然让老翁一时失神。

难道说,清丰县真的来了一位不为政绩,真的只为了造福百姓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