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赵括的成长(2 / 2)

赵王脸色更黑了几分,这个蔺相如居然说此战没有了胜机,那作为实际的决策者的他,岂不是太愚蠢了。

虞卿向前一步大声说道:“现在应该重金遣使者前往魏国和齐国,请求支援。唇亡齿寒,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好吃,他们肯定会出兵出粮的。”

赵王冷哼一声:“我军还没有败呢!没有虞卿说的那么严重!”

平原君赵胜此时也开口劝到:“大王,秦国出动白起,就是打算覆灭我赵国全部大军啊!”

赵王心有不甘,如果求援,那势必是重金,赵国的国库本就不富裕啊!

而且这就承认了自己不如秦国,这样的赵国不是自己期待的发展!

可是,现在该怎么办?

都怪那个该死的赵括,出征前信誓旦旦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打败秦军!

赵王沉声回答:“容本王好好想想!”

蔺相如直言:“大王,现在情况紧急,必须速下决断。”

赵王冷哼一声,回王宫了。

庄越有些奇怪,赵国的反应怎么这么慢?历史上长平之战后,赵国很快就开始向秦国求和,后来邯郸包围战时,也果决的请求了魏国的援兵。

现在就该果决点啊!不论是割地赔款,还是请求外援,都要快啊!

庄越也就在等待着赵王的下一步行动,他好能在下一次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果可能他希望第二次就能通过任务,而不是尝试很多次。

任务的完成度太重要了,这对今后的多人任何和那个生死任务,都有很大影响。

数日后,赵王终于做出决定,派遣使者向魏国求援。

但魏王早已被秦国威胁,称敢帮助赵国,灭了赵国后下一个就灭魏王。最关键的是赵王的诚意,不是很足,他的礼物不够重,不能压倒秦国对其的威胁。

魏王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勉强答应了出兵,但是只是集结士兵,并没有立刻开拔!

长平赵军主力未败,魏王认为还可以再等等,让秦军和赵军在拼上一段时间。朝堂上,也只有信陵君魏无忌,赞成立刻出兵。可惜魏无忌早已被魏王猜忌,没有太大话语权。

大粮山大营,士兵的粮食暂时还算充足。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