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满意足(2 / 2)

不,应该说,蛋白在入口前就已经“化”了,入口时完全没有在吃固体的感觉,配上这鲜到极致的鱼汤,宛如吸入了一口仙气。

张达认为,哪怕没有中间的蟹钳,仅凭鱼汤和蛋白,这碗240澳门元的蒸蛋好像也“回本”了。

好!接下来就尝一尝“赠送”的蟹钳。

唔,简简单单螃蟹味,两个字,鲜甜。

比较妙的一点是,超鲜美的鱼汤也没有盖住蟹钳自身的鲜味,问一个比较“米其林”的词语表达的话,就是“层次感十足”了。

大口大口地吃完了蒸蛋,意犹未尽地张达很想再来上一份。

但考虑到后面还有两个菜,他放弃了。

于是,当服务员又来撤空盘时,张达心怀侥幸地问道:

“你好,我想问下现在还能订到明天的座位吗?”

“不好意思,先生,一直到周日的位置都订满了,而且您要订座的话,只能通过官网或者发邮件来定。”

服务员略带歉意地解释道。

“啊,知道了,谢谢。”

有些遗憾地摸了摸下巴,张达只能等着下道菜上桌了。

第三道上场的是一道硬菜,a5和牛西洋菜卷。

a5和牛是小日子过得时好时坏的霓虹人对最顶级的和牛的分级,差不多可以对标澳洲的的+级的和牛。

这道菜就比较“朴实无华”了,简简单单只凭食材取胜。

和牛裹成了卷,里面填充了西洋菜,深褐色的和牛表面正是米其林餐厅常说的“美拉德反应”,和张达昨天吃到的牛排的焦边看起来差不多。

但一口和牛入口,张达立刻吃出了区别。

a5级的和牛无疑更加肥美,浓浓的炭火香气也为和牛增色不少。

而就当和牛的油腻感要在口腔蔓延时,西洋菜又恰到好处地把油腻感收敛了起来,让人吃起来毫无负担。

第二块,张达蘸了跟着和牛一起上桌的海鲜酱,和之前那道叉烧里的酱汁一样,带有水果的香气,完完全全的压住了和牛的油腻感,完美。

吃完这道720澳门元的和牛,张达感觉有点饱了。

喝了两口冰阔乐,又稍微刷了会手机,最后一道清炒豆苗也上桌了。

绿色的豆苗挺大一盘,不过238的价格张达觉得有点小贵。

吃这一盆草,倒不如再来碗蟹钳蒸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