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特区新见闻(1 / 2)

南洋崛起 清风老田 2303 字 2020-04-28

第219章特区新见闻

在六十个后世青年主导下的兰芳任何事务都是奉行规划先行,来到上海之后也不例外,宝山特区的第一个动工的项目是移民消毒体检中心,但体检中心只是一个完整规划项目中很小的一个部分。

事急从权,体检中心最简单,小项目而已,先选址,简单规划后就开始开工建设。

体检中心隶属于兰芳移民管理局的远东移民管理处,远东移民管理处因为距离兰芳本土太远,又是整个大清东部地区移民的枢纽中心。这几天,胡书达和前来支援的兰芳建设集团远东负责人一刻都没有停歇,终于将宝山特区第一个大型项目规划完毕。

远东移民管理处的规划师按照未来能容纳五万学生的大学来进行规划的,一期项目除了移民消毒体检中心之外,还需要修建40栋楼房,每栋7层,每层30间房间,每个房间按照后世能居住6人的宿舍来设计。

一期项目中还包括两栋拥有100个教室的教学楼,以及两个足球场、10个篮球场、10个网球场、50个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的运动场所。除此之外,预留足够修建满足大学教职员工宿舍楼的大面积土地。

这个规划完成之后,刚刚就由兰建总远东规划设计处处长进行了详细的汇报,通过ppt展示出的图片,美轮美奂,大气磅礴,让上海的一众官员大开眼界,满堂惊呼。

大手笔,真正的大手笔,项目整体规划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目前上海最大的学校---圣约翰大学也才占地80亩,单单规划和占地面积而言,圣约翰大学就是一只丑小鸭。

何况目前上海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公学,绝大部分都是教会学校,这也是上海官员心中难以释怀的一件事,有了这个移民管理处项目,至少在教育上有了一个可喜的念想。

而且,据兰建总那位远东规划设计处杨处长所言,这个规划完成以后,下一个规划就是在移民管理处项目北面马路对面会尽快规划一个师范大学、一所高级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一所小学。

而且,上海的学校除了格致书院、梅溪书院和上海广方言馆这三所大清人自己创办的学校没有听课,其他所有学校都已停课,毕竟学校内的所有洋人教员和传教士全部被抓捕关押在跑马场。

至于这些教会和传教士创办的学校,目前也正在清理改制中,根据徐茂和胡书达等人的建议,这些学校会逐步改为小学和中学。目前,因为任课人员大量缺乏,正紧急从兰芳本地调集,已经随同最新一批远洋船队从棉兰出发。

格致书院相对梅溪书院和上海广方言馆而言有点复杂,倡始者是当时的英国驻沪领事麦华陀,促成者是晚清重臣李鸿章。

设在租界,但不是租界公立学校;学校有书院之名,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院;有传教士参与其中,但又不是教会学校;学院出资中有官方资金,但又不是官办学校;一个特殊文化交织的新型学堂,中西合办,系统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

正因为其复杂性,差点被兰芳人关停了,最后听课了三天。时任书院院长的王韬在听课第二天找到莫祥芝,要求复课。在曾国荃和莫祥芝的建议下,书院剔除传教士,并承诺配合书院改制之后,格致书院更名为“上海格致中学”后在原址复课。

当然,徐茂也当场承诺租界重新规划的时候,上海格致中学在原址进行扩建,占地面积至少要扩建三倍,完善教学和运动设施,并提供完整科学的中学教材。

教育先行,兰芳从上到下都是在认真践行,不只是在南洋如此,在上海同样如此,兰芳国防军和建设大军随着学识的提高体会更深,因此,对同文同种的上海人,他们绝不会有丝毫吝啬去分享学习的重要性。

学识和薪酬挂钩,关系到自身利益,学习起来非常自觉,根本不需要外人来督促,即便是在外执行任务,他们依旧在闲暇时间争分夺秒的识字学习,有不懂的想尽办法请教比自己懂得多的战友或同事。

在上海官员眼中,兰芳人不仅素质高,还特别爱学习,不得不心生敬佩之情,更想效仿。

古城方案基本思路确定以后,就等具体实施方案和合作合同的文本了。随着新城建设的提出,松江知府姚丙吉有了新的想法。

他说:“胡部长,既然要建新城,上海境内的官衙都要进行搬迁,倒不如一步到位,将你们兰芳的城市管理经验一并传授给我们吧,虽然不一定能做到宝山特区那么完善,至少也能少走一些弯路吧。”

胡书达呵呵一笑:“姚知府,你可要想清楚哦,真要一步到位,上海的整个官制都会发生改变,相当于重建一个与大清完全不同的新体制,你们真的能顶得住朝廷的压力?”

葛庆同插言道:“顶不顶得住先放到一边,胡部长,我就想知道能不能一步到位,一步到位之后对辖区管理有没有好处?宝山特区设立这几天时间的工作让我感触很深啊,在这里,我跟各位同仁分享一下几天的体会。”

胡书达对葛庆同这几天配合当中的动向有所了解,特别是他从第一天的茫然到第二天的积极主动参与,啥事都会在事后请教兰芳临时官员做出决定后的依据和意义,可谓是相当的谦卑和好学,实在是看不出他是清政府的一位七品知县身份。

胡书达没有急着回答葛庆同的问题,笑着鼓励道:“虽说特区成立不到一周时间,据我的官员汇报,葛大人很是了不起啊,事事亲力亲为,比我们的官员要辛苦一倍。我看你这几天下来都瘦了不少,借此机会,你就和各位大人讲讲你这几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吧。”

葛庆同这几天下来,原有的知县气势荡然无存了,身上多了一丝兰芳官员的气质,比原来自信很多。

“我自光绪九年登进士以后,一直是以知县即用,直到去年我接替吴观乐任宝山县知县一职,才算是我大清实质官员,相比在座的各位大人,我对知县这个位置的经验多有不足,但大清基本的为官之道多少还是懂一些的。”

葛庆同喝了一口水继续说:“七品芝麻官也是官,一县知县权力有多大,各位大人比我清楚得多,无论是明面上的还是隐形的权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