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李经方的渴求(1 / 2)

南洋崛起 清风老田 2023 字 2020-04-28

第223章李经方的渴求

“北上访问?国事访问?”李经方大声惊呼。

就他了解的情况来说,兰芳一直都是那么强势,那么目中无人,怎么会派出一名副总统进行正式访问,不应该派出外交部长之类的官员吗?李经方不是一般的官宦子弟,随李鸿章襄办外交事宜之后,对国外政治上的一些事情还有颇有了解。

在大清帝国这些外交事务当中,除了夏威夷王国那样的小岛国,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首次外交活动中派出这么高级别的来大清。何况还是这样一个叫洋人揍得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兰芳,如何不惊诧?

李经方的表现全在邵友濂的预料之中,毕竟他曾经以御史记名,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也曾经以道员充头等参赞,随崇厚出使俄国,参与清俄伊犁问题交涉,重新订约取回伊犁的过程中发挥过作用,并出任过驻俄钦差大臣,回国后又留任总理衙门当差,因此对外交事务极为熟悉。

邵友濂回答:“没错,徐副总统和外交部胡部长还在大清,没有回兰芳,关于国事方面的事情,你们可以咨询胡部长,他就在上海。不过,我建议你们这几天向兰芳提出正式拜访,也建议你们通知李大人尽快南下,在徐副总统离开之前进行会面。”

“合适吗?来得及吗?”李经方问。

“应该合适吧,我也不敢确定,这毕竟需要兰芳做决定,我只是建议。徐副总统目前在曾总督的陪同下考察江宁的矿产,应该还需要些时日。只要李大人赶在徐副总统回国前赶到上海,徐副总统会乐意和李大人进行会晤的。”

朝廷在1901年前是没有外务部的,咸丰十一年,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就有了成立总理衙门之后,负责办洋务和外交事务执行的部门,并仿军机处体例,设大臣、章京两级职官。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

外交事务决策权力不掌握在皇帝手中,一直是由慈禧太后和军机大臣决定,早期是具影响力的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和文祥负责。

1870年后,恭亲王奕訢被慈禧太后排挤,权力促进下降,最后在两年前被赶出总理衙门,李鸿章出任北洋通商大臣,京城的总理衙门在外交事务上的作用逐步减少,许多外交事务逐渐从京城总理衙门转往天津,李鸿章的天津衙门成了大清朝廷事实上的外交部。

作为自己的老上司,邵友濂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因此借此机会提点一下,也算结个善缘吧。邵友濂非常清楚,谁最高和兰芳的高层接触,只要不是太蠢,所获得的利益将会是最大的,这方面,曾国荃这个南洋通商大臣就走在前面了,获得先机。

邵友濂不了解南边两广总督张之洞那边的情况,不知道兰芳是否与张之洞有接触,但邵友濂非常清楚两广地区的重要性,毕竟南洋侨民绝大部分是来自南部沿海地区,未来也一定是兰芳移民的主要来源之地。

作为招商局督办,有过办理湖北煤铁矿务经验的盛宣怀是非常敏感的,从邵友濂的言语中扑捉到非常重要的信息,他清楚办洋务最重要的还是办实业,而矿务又是工业之源,不可谓不重要。

作为炎黄的实业之父,他很想将这个机会抓在自己手中,但细细一衡量,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暗暗自嘲自己的贪婪,兰芳和曾九帅可不是胡光墉,哪一个都不是自己能拿捏起的。

李经方稍作权衡就明白了邵友濂的意思,看着邵友濂感激的说:“谢谢邵大人的提点,明天一早,我就会赶去您的衙门,到时还得请您向胡部长引荐。至于家父那里,不知上海电报局的线路还畅通吗?还能否向外发电报?”

“当然畅通,毕竟是电报总局,怎么会不畅通呢,只是因为电报局原来控制在洋人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电报局现在就控制在兰芳国防军手中,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电报太落后,用不上,暂行关闭了,至于真需要对外发报的时候,才会开机启用,用完继续关闭。”

“那么外部来电呢?我们和天津的洋人不停的向这边发电报,他们有没有收到?”李经方紧张的问。

“收到了啊,就是因为太多来电才关闭的,最开始来电还让电报局原大清籍员工收译,他们简单的看了看,懒得回电,嫌麻烦。后来,兰芳人见每天电报不停,实在是太多了就直接拉闸关停,更不用说收电、译电、回电了。不过,我们要用电报的话,向兰芳人申请,只要理由说得过去,他们就会安排通电发报。”

外滩七号,炎黄电报总局所在地,最开始归美商旗昌洋行所有,188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与美商旗昌洋行订立租约,租下这栋楼作为办公地点,1884年,大清电报总局从天津迁到上海,也租用该楼作为办公地址,与控制大清通讯命脉的三大外资电报公司共用一栋楼办公。

洋人的产业,又是在租界内,兰芳国防军自然不会放过,在接收洋人电报公司的时候,顺手也将炎黄电报总局一同接收了,相当于将上海的通讯命脉全部抓在手中,没有兰芳国防军点头,一份电报都别想发出去。

从控制上海开始,到目前为止,外滩七号仅仅发出一份电报,还是由曾国荃发往江宁的,通知总督府的人员做好接待准备,至于收到的外来电报,兰芳国防军理都没理,别说往外发电报了。

这就是上海通讯中断的真相,邵友濂最开始也不是很清楚,直到陪同曾国荃的人去外滩七号向江宁发电报的时候,才从大楼内的工作人员那里知道一个大概。要是今天换作其他人来丁香花园,他们估计还真解释不清楚,李经方要通知李鸿章还得费不少周折。

李经方对兰芳多一点了解,就多一点催促父亲南下的紧迫感,都是通商大臣,李家已经落后曾家一步,甚至有可能都落后张家一步,如果再不抓住这个机会,会有很多家愿意抢在李家前面。

“邵大人,目前上海的外交事务是不是彻底中断了?”李经方问。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