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的音像店里,到处可见都是波导公司旗下的这款产品,而且,随处都能听到一些标清音质的歌曲,cd和dvd也就开始正式代替磁带和录音机,成为消费者口中茶余饭后的一大谈资。
马源林也因此,被媒体称为,新一代最年轻的电子大亨。
借着这份荣耀,他决定再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将瓦罐村的两座砖窑产业卖给别人,然后,用换来的钱去开电影公司。
根据前世的记忆,80年代到90年代,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内地电影能卖座的电影,和叫得上名号的导演,屈指可数。马源林觉得这是一个遗憾,为了填补这个遗憾,他决定不顾一切,放手一搏。
不过,在这之前,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说服瓦罐村的那帮民工,别的不说,就拿三猪和郭长义来说,绝对不会同意。
虽然很难办,但他还是毅然而然的前往村子。
好久没回村子,马源林倍感亲切,走在街道上,都能看到有一帮熟悉的面孔围着自己,称赞自己为农民企业家,整个村子最有出息的人。
马源林倍感荣幸的享受着这些殊荣,但依旧保持着随和,见人就称呼叔叔伯伯,阿姨婶婶。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村长那,村长便高兴的率领着一众村委会成员前来接见。
敲锣打鼓,欢声细语。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
“阿伯,用不着整这么隆重吧?”马源林走到村长跟前,微笑道。
“必须得这么隆重,要不然怎么显得你的地位呢?你可是咱村子里唯一一个创业者,做什么成什么,十分有一手,我这个当村长的,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你的故事,脸上倍感有面。”村长操着一口家乡的老土话道。
“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你们才是功臣,如果没有你们,我哪有今天的成就?”马源林微笑着说。
“好吧好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这次来,可得上我那喝点,我这个老骨头,还得多向你请教一下你的经商之道呢。”村长拍着马源林的肩膀道。
“这次就算了,下次吧,我还要去厂子里说一点事。”马源林十分不好意思的说。
村长也没怪他,知道他是一个大忙人,便没再多寒暄,为了沾沾喜气,随着他一起赶往了砖窑厂。
此刻的砖窑厂,不再是当初那一亩三分地,而是成形的一家标志性公司,该有的餐厅,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光是机动车和拖拉机,就得百辆。
马源林似乎闻到了这片久违的黄土地味道,闭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气后,推开门走了进去,工人们见到他,十分亲昵的打了招呼,直到他走到办公室以后,这才全都停下手头的工作,围在一起,开始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