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和玉婴帮着田大爷把破烂车推进院。
院子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玉婴向屋子里看一眼,乌漆抹黑的玻璃,看不出里面什么样。
不让你们进屋坐了,唉。田大爷叹口气,大概他也不想活成这个样子吧。
田爷爷,对不住您了。玉婴脱口而出。
对不住我啥?田大爷一愣。
我们家要盖房子,每天都是暴土扬尘的,还有噪音,要折腾三四个月呢。玉婴歉疚的说。
呵呵,这倒没啥,我只是离不开这个地方,吵不吵跟我也没什么关系,我一样倒头睡。哪天直接睡过去就省心了,也不用再掂记什么。田大爷自言自语道。
田爷爷惦记什么?玉婴听着话里有话,所以出来后就偷着问刘大爷
哎,说来话长了,这老田命也是苦。刘大爷叹口气。
原来这田大爷一辈子没娶媳妇,倒是捡破烂儿收养了一个儿子。
这儿子还挺出息,考上大学,在机关上班。经人介绍跟领导的女儿结了婚,搬进楼房去住了。
本来说好的,儿子接他去享福。
可是这老田就享受不起,没几天儿媳妇就不干了,他不停的往家捡垃圾,本来就不大的楼房,很快就堆满了。
媳妇趁他不在家,把东西都扔了出去。这下可惹了大祸,田大爷回家一见宝贝没了,大闹一场,说儿媳妇容不下他,撵他走,卷起行李回了家。
从刘大爷的口中听到这事,玉婴听出了吃瓜群众对田大爷儿媳深深的怨念,不用说,他的养子也背负上了不孝的罪名,再加上忘恩负义,这日子可不好过了。
国人以孝为先,他这麻烦惹得不小。
可是从玉婴的角度看,有问题的倒不止是那小俩口,田大爷也应该反省一下。
想想人家娇生惯养的女儿,能同意接公爹一起来住,就已经是明大义,识大体了。
二人生活习惯肯定差了很多,她肯将就,田大爷却一点也不肯让步。
现在的楼房都是蜗居,小俩口住的充其量也就五十多米,玉婴回头看一眼老田家高出围墙的垃圾山,打了一个冷战,要她,也不能忍啊。
看来这事儿要从长计议了。
玉婴!一辆车停在路边,杜奶奶探头出来,招手叫玉婴过去。
杜奶奶!玉婴小跑过去,甜甜叫了一声。
上次收了杜奶奶的房子,就再没见到,对这位老人,她很是敬重。
这是送你的小礼物,你收下吧。杜奶奶递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东西沙沙响,看来是纱巾之类的。
谢谢杜奶奶!玉婴大大方方收下,当街推来推去的,最虚伪。
那我们就走了,去老家那边看看。杜奶奶向她招招手。
刚玉婴就注意到了,车上坐着杜奶奶的儿子一家,原来是去旧房子那边看看,她的心提起来。
张家搬过去以后什么样,她心里也没个数,不会又住成猪圈了吧。
看看卢旺香,好心给她收拾出来的房子,一共就利索了三天。
玉婴越想越怕,叫住杜奶奶。
杜奶奶,带我去好嘛,我也想去玩。玉婴嘟起嘴。上车吧,要不要跟你娘说一声?杜奶奶应的很痛快。
八十年代的孩子有很多自由,大多是散养的,去同学家玩跑上十来里都不算事儿。只是玉婴金贵,要跟家里打招呼。